银池寺

坐标17°0′59″N 99°42′0″E / 17.01639°N 99.70000°E / 17.01639; 99.7000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银池寺
วัดตระพังเงิน
Wat Traphang Ngoen
基本信息
国家 泰国
素可泰府
坐标17°0′59″N 99°42′0″E / 17.01639°N 99.70000°E / 17.01639; 99.70000
宗教佛教
建筑详情
竣工14世纪
建筑材料红土
最高高度10米
地图
地图
位于银池旁的银池寺
银池寺的坐佛
砖墙前的行走佛

银池寺泰语วัดตระพังเงิน,英语:Wat Traphang Ngoen)位于泰国大城府的素可泰遗迹公园(英语:Sukhothai Historical Park)。银池寺兴建于14世纪(素可泰王朝时期),与玛哈泰寺(Wat Mahathat)在同一时期建造。

素可泰古城内有四座大水池[注 1],分别为东方金池、西方银池、北方白池与空心菜池,由于银池寺建于银池池畔,故以银池为名[1]

建筑[编辑]

银池寺没有边界墙,由主佛塔、正殿、偏殿组成。主佛塔受到锡兰风格影响,塔顶呈现长椭圆形,佛塔上有四组莲花花蕾状的壁龛[2]。 正殿位于东侧池塘中央的小岛上,在素可泰王朝时期,“正殿”象征完整性,一般会用池水将偏殿与其余设施隔开,正殿现仅存基座石柱与部分砖头[3]

坐佛[编辑]

银池寺里供奉的坐姿释迦牟尼佛像,佛像的面部呈长椭圆型,表情肃穆沉静,双目半阖俯视群生,头上颗粒状的发螺上系着火焰状的发髻,造形相当独特。佛像背倚着莲花佛塔,在朝夕余辉映照下,倒影会刚好映在银池之中,这是当初设计建造者的巧思构想[4]

行走佛[编辑]

行走佛浮刻在一面砖墙上,是素可泰王朝时期佛教艺术的特色,行走佛足踏莲花,寓意佛陀慈悲怜悯众生,于尘世中救度众生而不染著于尘世。佛像面容饱满圆润,右手轻捻手印、左手自然垂下。

白色佛像[编辑]

银池寺前有一尊白色佛像,盘膝而坐,腰带垂至肚脐,为素可泰王朝时期佛像特征。

周边景点[编辑]

注释[编辑]

  1. ^ 据传,以往将军在出征前,要各喝一口四池之水,象征平安及凯旋归来。

参考来源[编辑]

  1. ^ 谢明蓉. 非常泰國: 曼谷vs.清邁酷遊筆記. 宏硕文化. 2005-11-01: 59 [2017-11-24]. ISBN 9789867143044. 
  2. ^ 马小璇. 彭世洛與素可泰. 台湾网. [2017-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3. ^ 中村浩. ぶらりあるきチェンマイ・アユタヤの博物館. 芙蓉书房. 2016-12-23: 93-94. ISBN 9784829507018. 
  4. ^ Dawn F. Rooney: Ancient Sukhothai, Thailand's Cultural Heritage, S. 95


参见[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