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一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一鳌(1583年12月29日—17世纪),虹西陕西汉中府南郑县[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李一鳌早年出身府学生,丧母时有孝顺名声,以《书经》中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陕西乡试举人第二十九名,三十八年(1610年)会试中式第二百九十六名[2],成第三甲第二百零四名进士[3],获授大名知县,侍奉父亲笃孝,父亲去世后扶柩回乡,每过一次关一定说:“儿在,父勿忧。”回家后日夜恸哭,下葬时亲自抬丧车。

之后李一鳌在天启五年(1625年)自南京吏部考功司郎中升任山西岢岚兵备道副使[4],不久调为四川上川南道副使[5],七年(1627年)加布政使司参政[6],任内严毅而礼贤下士[7];到崇祯元年(1628年)陞四川按察使[8],五年(1632年)降山东东昌道参议[1][9]

家族

[编辑]

曾祖李政,祖父李贵,父亲寿官李应林,母亲何氏。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乾隆《南郑县志·卷八·人物》:李一鳌,府志【云】初丧母有孝名,万历庚戌成进士,为大名令,事父笃孝,父殁扶柩归,每过关津号泣曰:“儿在父勿忧也。”至家日夜恸哭,将葬自舁灵輀。历官布政使,设亲位日上食,居家亦然,至老孺慕不衰。
  2. ^ 《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进士登科录》:李一鳌 贯陕西汉中府南郑县民籍,府学生,治《书经》,字虹西,行一,年二十八,十一月十七日生。曾祖政,祖贵,父应林 寿官,母何氏,严侍下,娶韩氏。陕西乡试第二十九名,会试第二百九十六名。
  3. ^ 乾隆《南郑县志·卷六·选举》:进士……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韩敬榜 李一鳌 布政使……举人……万历三十四年丙午科 李一鳌 见进士
  4.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五十七》:(天启五年三月丁丑)陞礼部仪制司郎中周应期为福建按察司副使清军驿传道,南京吏部考功司郎中李一鳌为山西按察司副使岢岚兵备道,南京吏部稽勋司郎中沈维毗为湖广按察司副使郴桂兵备道,辰州府知府张光奎为山东盐运司副使。
  5.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五十九》:(天启五年五月辛酉)改新陞山西按察司副使岢岚道李一鳌于四川上川南道,而以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济南道耿存仁改补岢岚道。
  6.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八十》:(天启七年正月乙未)改新推广西布政使司右参政许士奇为四川布政使司右参政,炤旧分巡下川南道,加陞四川分巡上川南道按察司副使李一鳌为布政使司右参政,改川西分巡道。
  7. ^ 嘉庆《乐山县志·卷七》:李一鳌,号虹西,南郑人,进士。事亲孝,崇祯中以大参驻嘉州,倜傥多才,严毅有声,属吏多畏惮之;又下贤礼士,泽及孤独,人至今思慕焉。
  8. ^ 史语所藏钞本《崇祯长编·卷六》:(崇祯元年二月己亥)陞四川参政李一鳌为本省按察使,贵州参政廖起献为陕西按察使,平阳知府刘余祐为河南副使,原任浙江参政郭士望为四川参政。
  9. ^ 史语所藏钞本《崇祯长编·卷六十四》:(崇祯五年十月庚午)陞徐世荫为湖广副使常镇兵备道,陆鳌为广西副使分守岭南道,曹应秋为河南右参议驿传道,降李一鳌为山东右参议分巡东昌道。
  • 嘉庆《乐山县志》·卷七
  • 《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进士登科录》
  • 乾隆《南郑县志》·卷六·选举
  • 乾隆《南郑县志》·卷八·人物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五十七、卷五十九、卷八十
  • 史语所藏钞本《崇祯长编》·卷六、卷六十四
官衔
前任:
赵一鹤
明朝大名县知县
1611年-1614年
继任:
李永年
前任:
许都
明朝宝坻县知县
万历年间
继任:
周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