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甲号水上飞机母舰
华甲号水上飞机母舰 | |
---|---|
概观 | |
舰种 | 水上飞机母舰 |
拥有国 | 中华民国 |
舰级 | 无 |
制造厂 | 威厄姆·查理森船厂 |
动工 | 1900年("中国号"建成) 1928年("华甲号"建成) |
退役 | 1928年 |
结局 | 1945年沉没 |
技术数据 | |
标准排水量 | 8,160吨 |
满载排水量 | 10,000吨以上 |
全长 | 127.1米 |
全宽 | 16米 |
吃水 | 8.68米 |
最高速度 | 12节(约22km/h) |
乘员 | 238-1,000 |
武器装备 | 76毫米50倍径阿姆斯特朗炮 1门 |
舰载机 | 八架 |
华甲(韦氏拼音:Hwa Chia)号水上飞机母舰是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的第二艘水上飞机母舰,前身是奥匈帝国的商船中国号;二战时则为日本所有,改名为运输舰“榆林丸”。
早期
[编辑]原为奥匈帝国的商船“中国号”(China),一战爆发时远东航线上的奥匈商船前往上海避难,但在1917年3月就被国民政府接管,移至天津停泊。包含中国号在内,此次被接管的外籍船只总计11艘。1917年8月14日中华民国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后,于同年10月13日将那11艘商船接管,变为国有。为便于管理,那11艘商船统一进行了临时命名,全部冠以“华”字头,后面搭配天干,作为临时舰名。“中国号”因而改名为“华甲号”。此次的临时船名从华甲开始,华癸结束,并“预计”在日后作为运输舰编入北洋海军,共10艘船,少一艘船是因为:有艘船的船员不配合政府接管,遭到海军军方直接没收,故没有临时命名,直接改名“靖安号”。[1]
加入海军
[编辑]当这些船只要转交给北洋舰队时,他们却觉得太多,将华壬舰以外的商船委托交通部代理。结果大达轮船公司走后门,使其能够贱价得到那些舰船,招致各界不满,使得海军要求租约到期后(1919年)将9艘船归还国军。事实上,海军想利用她们组船队,出租她们以补贴经费。期满归还后,华甲号于1920年代初租给美国用于双方贸易。1924年,由于北方内忧过多,海军穷困潦倒,所以将部分商船出售变现,仅保留华甲号在内的四艘运输舰。同年年初,应招商局要求,将华甲号用作海员训练船,并保留原名。剩下三艘则改名并终于加入海军(华甲号成为唯一没改名的前扣押船)。[1]
事情还没落幕,招商局以训练船名义带走华甲后,实则利用她出租牟利,所以将她转给远东航运公司;结果远东航运公司也将她出租,最后转手给日本一家株式会社(顺带一提,那时山东问题才刚落幕[2])。但令人费解的是,因买卖三方互相“礼让”,华甲号最终无人管理,宛若杂物。1924年9月,直系军阀闻讯后,看不下去,尽力接回华甲号并编入东北海军的渤海舰队,用作运输舰。[1]
改造
[编辑]1927年,东北联合舰队副司令沈鸿烈将华甲号改造为水上飞机母舰,1928年完工时的配备为:中部甲板室及前后主甲板空间变成放置水上飞机的平台,用来吊货物的吊臂变成吊起水上飞机的吊杆,甲板上可搭载水上飞机共8架,水上飞机的成员所属于东北海军“水面飞机队”。其余配备为:14艘汽艇、一门76毫米50倍径阿姆斯特朗炮,和若干机枪。人员配置为:238人基础舰员。若作为登陆艇使用,最多可容纳1000名士兵进行登陆作业[1]。
在此之前,在1923年奉系派出12名留学生前往法国学习军事航空,所以顺道从法国购买100多架水上飞机,型号都属于FBA 17与FBA 19(FBA 19仅有9架,所以国军只买8架)。这些自法国购买而来的飞机,在之后,成为她和镇海号两艘水上飞机母舰的航空力量来源,并在日后对叛乱的镇压、控制中(如空袭上海江南造船厂、国军的第一次舰载机空袭、第一次民国海战),立下很多功劳[3]。
最后,华甲号的改造完工后,她成为中华民国的第二艘水上飞机母舰(第一艘是镇海号)。顺带一提,虽说华甲号于1920年代末完工,但整体性能与1910年代服役的同类差异不大。第一,同样船上没有飞行甲板,仅能作为飞机的放置处,使得起降飞机之作业只能在水上执行,故使用、购买水上飞机。第二,其使用的飞机同样炸弹装载量低、火力弱,功能是以侦查为主,攻击为辅[4][5][6]。所以整体性能而言,属于相当老旧。
后生
[编辑]世事难料,在展现出自身力量前,便随着1928年中的张作霖遇刺,以及奉系兵败。在东北易帜后,接替父职的张学良将该舰租给张本政的“政记轮船公司”,并将其解除武装,改名为“中华”号,次年开始作为商船使用。
1937年左右,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张本政与日军关系友好,自己名下的政记轮船公司便帮助日军运送大量军用物资,使得其名下商船、运输舰,总计至少14艘船只被日军强征[7]。华甲号当然也无法幸免,很快便改名为运输舰“榆林丸”,用于军备物资的运送,往来各个日本占领地。
1945年1月21日,华甲号在高雄大空袭时受到波及,最终被美军飞机炸沉于高雄港,结束了命运乖舛的一生。[1]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1.4 陈悦. 民國海軍艦船志. 2013-09-01: P.49–81. ISBN 9787547409497.
- ^ 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2014,“在华盛顿会议上山东问题基本按照巴黎和会的方案解决,学者多认为是外交胜利。(如石源华称《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的签署,是中国外交上取得的一个重大外交胜利,见《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第196页)”
- ^ 章骞. 艨艟夜谭:章骞近代舰艇史话十二夜.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2: 58、59. ISBN 978-7-5436-8615-1.
- ^ 顾伟欣. “华甲”舰侧视图. 搜狐. [2023-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2).
- ^ Bousquet, Gérard. French Flying Boats of WW II. Sandomierz, Poland: Stratus. 2013. ISBN 978-83-63678-06-7.
- ^ 张维; 陈应明. 中国飞机全书(第一卷). 中国: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2-09-01. ISBN 9787516500538.
- ^ 烟台政记轮船公司的创立[永久失效链接],山东省情网,2007年8月1日,于2010年6月8日查阅。
参考资料
[编辑]- 陈悦. 民國海軍艦船志:1912-1937. 中国: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3-09-01. ISBN 978-7547409497.
- 卢伯华. 中華民國曾有4艘航母?與首艘現代航母失之交臂. 中国时报. 中时新闻网. 2022-07-06 [2022-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