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再造善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華再造善本又稱中華再造善本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古籍保護工程,目的是搶救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大圖書館保存的已破損以及市場上較少出現的古籍,複製古籍並將古籍重新出版。中華再造善本工程分為五編,分別為《唐宋編》、《金元編》、《明代編》、《清代編》、《少數民族文字文獻編》,每編下設經、史、子、集、叢等次編。[1]

該項目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共同主持,中國國家圖書館承辦,2002年啟動。2002年12月末,出版了首批千餘種古籍。中華再造善本分兩期完成,第一期是2002年至2008年,主要完成唐宋編和金元編以及少量明清編。一期共收錄唐宋時期、金元時期的古籍共758種1394函8974冊,約44萬頁;第二期是2008年至2014年,二期項目主要以明、清兩代古籍為主。[1]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魏禮群主編. 当代中国社会大事典(1978-2015)·第二卷.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18: 465. ISBN 978-7-5075-4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