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孜汗·阿合買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烏拉孜汗·阿合買提(1938年),也作烏拉孜罕·阿合買提[1]烏拉孜汗·阿合麥德[2]烏拉孜汗·阿赫麥德[3]烏拉孜汗·艾合買提,中國哈薩克族作家,新疆霍城人。

生平[編輯]

1938年,烏拉孜汗·阿合麥德出生於新疆省霍爾果斯縣薩爾布拉克,並在薩爾布拉克度過童年。烏拉孜汗的父親叫熱合曼別克,烏拉孜汗的姓氏阿合麥德是其祖父的名字。祖父阿合麥德年輕時曾憑藉經商致富,在當地享有較高聲望,家中常有各族進步人士和阿肯彈唱者、民間歌手歡聚活動。烏拉孜汗的父母是當地很有名氣的藝人,常有其他藝人到家中切磋技藝。受家庭影響,烏拉孜汗自幼對文學、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

1945年,烏拉孜汗祖父去世。1947年,烏拉孜汗父親去世。烏拉孜汗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讀完小學和中學課程。1955年,烏拉孜汗考入新疆學院文學系,只身前往烏魯木齊求學。期間,烏拉孜汗開始嘗試創作。1956年,其處女作《小畫家》在《曙光》第4期上發表,是一部反映兒童生活的小說。1959年,從新疆學院文學系[a]畢業。反右運動中,被劃為「小集團成員」、「地方民族主義分子」,後被送往塔里木勞動教養[b][4]。1962年,回到家鄉薩爾布拉克。1979年,得到平反[2]

烏拉孜汗曾擔任《伊犁河》雜誌編輯、主編,伊犁州文聯主席,新疆作協理事等職務[3]。1985年,烏拉孜汗加入中國作家協會[3]

創作[編輯]

烏拉孜汗·阿合麥德長期在農村生活,並因此為其文學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發表了大量反映農村勞動人民生活的短篇小說[2],創作有中篇小說集《綠色的山戀》,短篇小說集《春天的思考》、《不滅的燈》,以及長篇小說《巨變》等作品[3]

烏拉孜汗的小說主要取材於哈薩克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以表現在不同社會發展階段哈薩克族的社會生活為主題,塑造的人物形象很多都是在傳統習慣和現代意識曲折徘徊後最終積極地順應時代發展的形象[5]。他的小說不僅重視謀篇布局,人物形象生動,而且有很多富有生活氣息的比喻、格言和俗語[6]

榮譽[編輯]

1984年發表的短篇小說集《春日的遐想》曾獲得建國三十年新疆文學作品一等獎;描述1960年代哈薩克族農村人民生活的長篇小說《巨變》獲得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評獎長篇小說集獎、新疆文學一等獎。短篇小說《靈感的源泉》曾獲得第二屆(1981—1984年)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評獎二等獎。《母與子》和《婚禮之夜》均曾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學作品獎[3]。哈薩克文中短篇小說集《駿馬之駒》曾獲得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中短篇小說獎[7][1]

備註[編輯]

  1. ^ 一說中文系[3]
  2. ^ 一說為勞動改造[2]

參考[編輯]

  1. ^ 1.0 1.1 历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作品一览. 中國作家網. 2020-08-25 [2023-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8). 
  2. ^ 2.0 2.1 2.2 2.3 现代作家辞典:乌拉孜汗·阿合麦德[哈萨克]. 中國作家網. [2023-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4). 
  3. ^ 3.0 3.1 3.2 3.3 3.4 3.5 乌拉孜汗·阿赫麦德 (1938~). 中國作家網. [2023-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6). 
  4. ^ 乌拉孜汗·阿合麦德. 中國當代文學辭典. [2023-07-24] –透過知網百科. 
  5. ^ 賽力克布力·達吾來提肯. 哈萨克族作家乌拉孜汗·阿合买提小说创作简论. 伊犁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 (4). doi:10.3969/j.issn.1009-1076.2017.04.012. 
  6. ^ 賽力克·吾合拜; 晁正蓉. 与时俱进,笔耕不辍——哈萨克族当代作家乌拉孜汗·阿合买提创作谈. 伊犁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 4 (36). 
  7. ^ 青島市民宗局. 新疆五位作家(翻译家)获“骏马奖”. www.neac.gov.cn. 2012-08-30 [2023-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