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超對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分裂超對稱(split supersymmetry)是在粒子物理超越標準模型的物理學提議。

歷史[編輯]

分裂超對稱性最初是在三篇論文中分別提出的。第一篇是詹姆斯·威爾斯在2003年6月發表的,內容相對較為謹慎,稍微放鬆了希格斯勢的自然性假設。2004年5月,尼瑪·阿卡尼-哈梅德和薩瓦斯·迪莫普洛斯認為,在希格斯區域的自然性可能不是提出超越標準模型新物理的準確指導原則,並主張超對稱性可以以不同方式實現,保持規範耦合統一併具有暗物質候選者。同年6月,吉安·朱迪切和安德烈亞·羅馬尼諾從一個普遍的角度證明,如果想要規範耦合統一和暗物質候選者,分裂超對稱性是存在的幾種理論之一。

優點和缺點[編輯]

分裂超對稱性允許規範耦合統一,因為質量遠高於TeV尺度的粒子在統一中不起主要作用。這些粒子是引力微子-它與其他粒子的耦合很小(接近於引力相互作用),以及標準模型費米子的純量夥伴,即純量夸克和純量輕子。後者將所有規範耦合的貝塔函數一起移動,不影響它們的統一,因為在大一統理論中,它們形成完整的SU(5)多重態,就像一個完整的粒子代數一樣。分裂超對稱也解決了引力微子宇宙學問題,因為引力微子的質量比TeV高得多。質子衰變速率的上限也可以得到滿足,因為夸克的質量也很大。另一方面,與傳統的超對稱不同,分裂超對稱並沒有解決層次性問題,這一問題自1979年以來一直是提出超越標準模型新物理的主要動機之一。一種提議是,由於人類原因,通過假設精細調整來「解決」層次性問題。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