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魯德涅夫
外觀
列夫·魯德涅夫 Лев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Ру́днев | |
---|---|
出生 | 1885年3月13日[儒略曆3月1日] 俄羅斯帝國大諾夫哥羅德 |
逝世 | 1956年11月19日 蘇聯莫斯科 | (71歲)
國籍 | 蘇聯 |
母校 | 聖彼得堡帝國藝術學院 |
職業 | 建築師 |
獎項 | 史達林獎 勞動紅旗勳章 忘我勞動獎章 莫斯科建城八百周年紀念獎章 |
建築 | 華沙科學文化宮 莫斯科國立大學主樓 |
列夫·弗拉基米羅維奇·魯德涅夫(俄語:Лев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Ру́днев,1885年3月13日—1956年11月19日) 是一位蘇聯的建築師,也是史達林式建築領先的實踐者。
簡介
[編輯]魯德涅夫出生於大諾夫哥羅德(一說為奧波奇卡)的一戶教師家庭。1890年,魯德涅夫全家搬到里加。從里加實科學校(現里加國立第一高級中學)畢業後,[1]魯德涅夫於1906年進入聖彼得堡的帝國藝術學院深造。在此期間他師從里昂·伯努瓦學習繪畫,師從伊萬·福明學習建築。從1911年起,魯德涅夫就獲得了多場建築設計比賽的勝利,並於1915年認證成為建築設計的專家。
1917年3月,魯德涅夫贏得了為二月革命犧牲者在彼得格勒的戰神廣場設立紀念碑的設計比賽,廣場上前衛的紀念碑就根據魯德涅夫的設計建造並落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魯德涅夫積極參與到沃羅涅日、史達林格勒、里加、莫斯科等城市的戰後重建工作中。
1922年至1948年,列夫·魯德涅夫擔任列寧格勒列賓美術學院(原帝國藝術學院)的教授。1948年至1952年魯德涅夫擔任莫斯科建築學院的教授,同時也是蘇聯建築學院的正式成員。
列夫·魯德涅夫於1956年11月19日在莫斯科逝世,[2]被安葬在新聖女公墓。
建築作品
[編輯]列夫·魯德涅夫創作了蘇聯的許多大型建築項目,莫斯科國立大學主樓是他最為人所知的作品,因此他於1949年獲贈史達林獎。[3]
- 莫斯科伏龍芝軍事學院(1939)
- 沙波什尼科夫街政府建築(1934–1938)
- 伏龍芝堤岸政府建築(現俄羅斯國防部主樓)(1938–1955)
- 莫斯科國立大學主樓(1949–1953)
- 巴庫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宮(1952年完工)
- 波蘭華沙科學文化宮 (1952–1955)[4]
- 里加拉脫維亞科學院大樓(1953–1956)
參考文獻
[編輯]- ^ Мастера советской архитектуры об архитектуре. В 2-х т. Т. II. — М.: «Искусство», 1975. — С. 506.
- ^ Benezit Dictionary of Artists. 牛津大學出版社 . 2006 [2018-10-27]. ISBN 97801997737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2).
- ^ The Seven Sisters of Moscow: The peculiar history of Stalin’s Skyscrapers. The Vintage News. 2017-11-27 [2018-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 ^ Warsaw's Palace of Culture, Stalin's 'gift': a history of cities in 50 buildings, day 32. 衛報. 2015-05-08 [2018-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4).
外部連結
[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列夫·魯德涅夫
- Architect Lev Rudnev, the Author of the Colossus of MS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
- Biography and Works (俄文)
- Architect of the Main Building of the Moscow Universit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俄文)
- Biograph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俄文)
- Works (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