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劉曙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曙華 (1912年—1938年8月),別名李明學,中國共產黨黨員,東北抗日聯軍第8軍政治部主任(代行政委職責),山東濟南人。1938年8月,第8軍第3師師長王子孚要挾劉曙華一同投降日軍,劉曙華不從,被叛軍以酷刑虐殺於勃利縣通天溝。[1]

生平[編輯]

1912年,劉曙華出生在山東省濟南市的一個農民家庭,青年時受過中等教育,九一八事變後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運動,不久後加入中國共產黨。[2]1934年,劉曙華在中共的安排下進入蘇聯海參崴列寧主義學校學習。1935年4月畢業回國,任中共密山縣縣委書記[3],同年8月因宣傳抗日被捕入獄,1936年初被中共營救出獄,任中共穆稜縣縣委書記。[4]

1936年7月,劉曙華進入東北抗日聯軍,任第5軍第2師政治部主任,同年秋改任第8軍政治部主任。由於第8軍由謝文東領導的原東北民眾自衛隊改編而成,上層軍官多系地主、官僚和軍閥,加之日軍不斷圍剿,因此整個隊伍很不穩定。劉曙華上任之初就在第8軍中發展了30多名黨員,成立了3個黨支部,加強了中共對部隊的領導。1937年,第8軍由1500人增加到3500人,活動區域不斷擴大,還經常與第3軍、第5軍配合打擊日軍。1937年3月,中共成立吉東省委,劉曙華當選為省委委員兼省委執行委員,同期,東北抗日聯軍第3、第4、第5、第6、第8軍成立了哈東聯軍辦事處,劉曙華被推舉為負責人。[5]

1938年,東北抗日聯軍面對關東軍的經濟封鎖和軍事討伐,被迫化整為零。6月,劉曙華率領29名戰士在樺川縣七星砬子與第8軍第3師會合。劉曙華發現師長王子孚意圖策動叛變,向日軍投降。彼時劉曙華無兵無權,但還是與王子孚作鬥爭,王子孚厭煩說教,將劉曙華綁起來,脅迫其一起投敵。劉曙華一路上痛斥王子孚的叛國行徑,向第3師的士兵宣傳抗日主張。8月22日,第3師到達勃利縣通天溝,王子孚發覺一些士兵已經在劉曙華抗日的感召下猶豫,於是把劉曙華綁在樹上,先割下了他的舌頭,接著用刀一點一點割下其皮肉,劉曙華毫不屈服,被折磨身亡,時年僅26歲。[6]

參考資料[編輯]

  1. ^ 王健英. 红军人物志. 1988年: 304頁. 
  2.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抗战英烈谱. 2017年: 89頁. 
  3. ^ 於紹雄. 东北抗日联军将领传. 2009年: 333頁. 
  4. ^ 濟南市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济南年鉴 1993. 1993年: 294頁. 
  5. ^ 王向陽. 抗日英烈事迹读本 1. 2015年: 123頁. 
  6. ^ 劉春傑. 东北烈士纪念馆故事. 2014年: 1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