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構造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構造期
新生代 新近紀(第四紀 全新世 新構造期
更新世
喜馬拉雅構造期
上新世
新近紀
中新世
古近紀 漸新世 華北構造期
始新世
古新世 四川構造期
中生代 白堊紀
燕山構造期
侏羅紀
三疊紀 印支構造期
古生代 二疊紀
天山構造期
石炭紀
泥盆紀
祁連構造期
志留紀
奧陶紀
寒武紀
震旦構造期
新元古代 埃迪卡拉紀 震旦紀
成冰紀
南華紀 南華構造期
青白口紀 青白口構造期
拉伸紀
中元古代 狹帶紀 薊縣紀 薊縣構造期
延展紀
蓋層紀 長城紀 長城構造期
古元古代 固結紀
造山紀 呂梁構造期
層侵紀
成鐵紀
新太古代 五台構造期
中太古代 阜平構造期
古太古代 遷西構造期

華北構造期,簡稱華北期,是古近紀始新世漸新世(5千2百萬-2千350萬年前)之間的構造期,在此期間,在今中國及周邊地區發生了華北運動或稱華北事件

概念的提出和演化[編輯]

地質學界長期把新生代的構造運動統稱為喜馬拉雅運動,並把它與歐洲西亞阿爾卑斯運動相比。唐智(1979)最早注意到,古近紀的構造運動的性質與喜馬拉雅運動非常不同,他稱其為華北運動第二幕(華北運動第一幕則指主要發生在白堊紀的構造運動)。根據命名優先的原則,地質學家萬天豐(2004)建議將華北運動第一幕稱為四川運動,華北運動第二幕則可簡稱為華北運動,相應的構造期則可命名為華北構造期。

構造活動[編輯]

比起之前的四川期和之後的喜馬拉雅期,華北期是一個相對比較寧靜的構造期。在此期間發生的最主要的構造活動是西太平洋俯衝帶的形成。在四川期,大洋型的古伊邪那岐板塊歐亞板塊之間形成走滑斷層,並未發生明顯的俯衝作用。但是在4千萬-3千600萬年前(最新研究則認為是5千萬-4千2萬年前)的時候,太平洋板塊的運動突然發生變化,從北北西向轉為北西向,這個方向的突變可以從夏威夷-天皇海山鏈的走向清晰地看出來。之後,太平洋板塊便逼迫伊邪那岐板塊向北俯衝於北美洲板塊西北部之下,而在太平洋板塊內部也出現了罕見的大洋-大洋俯衝帶,形成菲律賓板塊。最終的結果是伊邪那岐板塊全部被消減掉,太平洋板塊代替伊邪那岐板塊直接向歐亞板塊和北美洲板塊西北部俯衝,從而形成了現代西太平洋俯衝帶。

西太平洋俯衝帶的形成使今中國大陸大部分地區重新受到了近東西向的擠壓,河北平原地區發生拗陷,接受了14千米厚的沉積。閩粵沿海斷層帶也是這一時期出現的。但是受影響最強烈的地區是在西南地區,在這裡出現了許多大型褶皺

在近東西向的擠壓的作用下,近南北向發生張裂,在今中國東部形成了許多構造盆地,成為重要的油氣資源聚集區。在這些盆地的底部沿斷層玄武岩溢出,在一定程度上填塞了原本深達岩石圈下部的大斷裂,保證了華北-東北地區地殼的完整性。同時,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準噶爾盆地也因張裂作用而拗陷,塔里木盆地西緣當時一直是淺海環境,接受了13.8千米厚的沉積。與時同時,南海北部也發生張裂作用,出現新生洋殼

西藏南部的構造活動則和今中國大陸大部分地區不同。在華北期,喜馬拉雅地塊向北與已經拼合到歐亞板塊之上的岡底斯地塊發生碰撞,形成雅魯藏布江碰撞帶,今中國大陸的面積又一次擴大了。

地應力特徵[編輯]

華北期地應力的主應力方向,在今中國大部分地區為近東西走向,僅在西藏南部為近北南走向。這說明在華北期,西太平洋俯衝帶對今中國大陸的影響是最大的,而在西藏南部,小型的喜馬拉雅地塊的碰撞拼合還不足以影響到更廣大地區的構造活動。

對現代地貌的影響[編輯]

華北期的南北向張裂作用使今中國東部隆起了三條近東西走向的山脈,即陰山-燕山秦嶺-大別山南嶺。這三條山脈的兩側地區則相對下降。之所以這三條山脈會隆起,是因為它們原先都是古地塊間的碰撞帶,如陰山-燕山地區是陰山北-西拉木倫碰撞帶,秦嶺-大別山地區是秦嶺-大別山碰撞帶,南嶺的一部分位於紹興-十萬大山碰撞帶。碰撞帶的岩石圈密度小,因此在南北向張裂的時候,受到的重力補償作用大,因此會相對隆起。其中,陰山-燕山地區和秦嶺-大別山地區因為基本與古碰撞帶重合,所以山形比較完整;南嶺和紹興-十萬大山碰撞帶斜交,大部分地區並不重合,所以山形顯得散亂,中間有許多呈北東-南西走向的谷地將山脊割裂。

這三條山脈的形成,使今中國東部被切割為四個不同的匯水區域,成為今天黑龍江遼河流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雛形。

參考文獻[編輯]

  1. 萬天豐. 《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 地質出版社. 2004年6月: 166–179. ISBN 7-116-03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