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含山城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康熙廿三年含山縣城

含山城墻始建於明代,1558年改築磚城,高厚倍於正德間,至1940年拆毀。

歷史

[編輯]
  • 明初含山知縣徐原顯,始創立城垣基址。
  • 正德七年(1512年),知縣張文淵開始督建土城濠。城池周長三里許,城牆高一丈五尺,寬丈餘,建城門四座,門上有城樓,數月建成。初建時建有六門、東西各二,有小東門、小西門,後歸併東西門。四門有匾,東門爲「朝陽門」,西門爲「進賢門」,南門爲「南薰門」,北門爲「拱辰門」。
  •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葛麟始創修磚城,城池周長九百餘丈,高一丈八尺,厚一丈,垛一千八百餘,門樓四座,窩鋪四座。全城有9條「三條石」路面的街道,5條一米多寬的巷道。此後,順治四年(1647年)知縣朱長泰,康熙二年(1663年)知縣范禎相繼增修。至此,全城四至範圍:東起今環峰東路含城警務工作服務站,西至環峰西路原縣公安局,南抵觀音橋,北到環峰北路縣供電局,全城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長約1000米,總面積約一平方公里。民國時期全城人口4000餘人。
  • 太平天國期間清軍與太平軍頻繁拉鋸戰,致使城牆毀損十分嚴重;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含山屢遭日機狂轟濫炸,給含城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
  •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7月,縣政府爲戰時疏散人口,下令將含城城牆全部拆除。至此,歷時400多年的含城城牆蕩然無存。

重建

[編輯]
  • 2022年末,復建小東門城樓及含山一中東側圍墻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