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原稱國家家畜禽遺傳資源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下屬委員會,根據畜禽種類分設有豬、家禽等專業委員會。

歷史[編輯]

1980年代後,中國引入大批外國豬種,市場更偏好瘦肉型豬等原因,中國地方豬種和培育豬種的數量日益減少,有的豬種甚至瀕臨絕跡。根據1994年《種畜禽管理條例》規定出台,1996年1月4日,中國農業部成立「國家家畜禽遺傳資源管理委員會」,以加強對畜禽遺傳資源的管理和保護,工作機構設在全國畜牧獸醫總站[1]。該委員會負責協助行政管理部門總體負責家畜遺傳資源管理工作,下設有豬品種審定專業委員會[2]

2007年4月,農業部將國家家畜禽遺傳資源管理委員會重組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設立豬、家禽、牛馬駝、羊、蜜蜂和其他畜禽等6個專業委員會。該委員會負責畜禽遺傳資源的鑑定、評估和畜禽新品種、配套系的審定等工作。辦事機構設在全國畜牧總站[3]。第一屆委員會成立後,先後完成全國畜禽遺傳資源調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編寫、畜禽遺傳資源鑑定和新品種配套系審定、畜禽遺傳資源進出口技術評審及資源保護的技術培訓和諮詢等工作。2012年3月22日,農業部發布了第二屆委員會成員名單,部分委員會成員進行調整,仍分設6個專業委員會[4]。2017年8月29日,農業部公布第三屆委員會成員名單,專業委員會調整為豬、家禽、牛、羊、馬驢駝、蜜蜂和其他畜禽7個[5]。2023年,農業農村部成立第四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設有豬、牛、羊、馬驢駝、家禽Ⅰ、家禽Ⅱ、兔和特種家畜、蜂、蠶等9個專業委員會[6]

參考[編輯]

  1. ^ 薛達元主編. 民族地区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案例研究.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9-05: 112–113. ISBN 978-7-80209-981-4. 
  2. ^ 王林雲. 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及工作. 豬業科學. 2007, 024 (012): 86–87. 
  3. ^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在京成立. 中國畜禽種業. 2007, (06): 15. 
  4. ^ 农业部关于印发《第二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及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的通知. [2023-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7). 
  5. ^ 农业部关于印发《第三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 及专业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2023-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7). 
  6. ^ 农业农村部成立第四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2023-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