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若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孔若思(7世紀?—729年),唐朝越州山陰縣人,孔子三十五代孫,南陳吏部尚書孔奐曾孫,孔紹安之孫,孔構之子。

孔若思早孤,其母褚氏親自訓教,於是長大後以博學知名。年少時,有人帶著褚遂良書跡數卷送給孔若思,孔若思只受其一卷。這個人說:「此書當今所重,價比黃金,何不都留下?」孔若思說:「如果價比金寶,這也是多了!」於是截去一半還給他。舉明經,官至庫部郎中。常對人說:「官至郎中就行了!」於是把一石止水放在座右,以表示有止足之意。轉任給事中唐中宗即位,敬暉桓彥范等人當國知政,以孔若思多識古今,所有改革大事和疑議,多諮詢於他。三次升任為禮部侍郎,出為衛州刺史。舊例,以宗室為州別駕,見刺史不肯致恭,於是多行不法。孔若思至衛州,劾奏別駕李道欽犯法,請加審訊。皇帝下詔別駕向刺史致禮,從孔若思開始。因為清廉被擢升為銀青光祿大夫,賜絹百匹。歷任汝州刺史、太子右諭德,封郡公開元七年(《舊唐書》作開元十七年)去世,諡號惠。其弟孔仲思,其子孔堅、孔至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