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常氏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常氏墓,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風地區辛莊村星火西路路邊綠地內[1][2],原墓地已無存,僅剩「常汝貴誥封碑」「常明揚神道碑」兩通碑刻[3]。2013年1月,朝陽區文化委員會為「常氏墓」立有「北京市朝陽區普查登記文物」牌。

簡介[編輯]

常氏墓位於辛店村,該村已拆遷。常氏墓地早年已經無存,僅存兩通石碑,保存完好,四周圍有鐵欄杆。常氏後裔中至今仍有居住在辛店村者。兩碑東南20餘米處,原來有常氏家廟一間,硬山筒瓦,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常氏墓地一直是菜地,曾經出土整罐的銅錢。[1][2]2001年左右,兩通石碑位於村內的小學內,西側的石碑被圈在小學校園裡,東側的石碑則在小學牆外。2002年,該小學拆遷,兩通石碑留在已成荒地的原址。2003年,文物部門派人在兩通石碑四周各樹立鐵欄杆,並清理了碑身上的小廣告。2008年左右,星火西路建起,兩通石碑所在的荒地也種植了樹木,成為星火西路路邊的綠地。[4]

現存的兩通石碑分屬常汝貴常明揚,二人是父子,為明朝大將常遇春的後裔。兩通石碑面朝南,螭首龜趺,龜趺半陷於地。兩碑間距為6至7米,碑身雙面雕有12條行龍。碑額陽面漢字篆書已不清晰。碑身陰面無字。兩碑分別為:[1][2][3]

  • 常汝貴誥封碑:位於東側,立於清朝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二月十四日。碑首楷書「聖旨」二字,碑身陽面刻有碑文,滿漢文合璧,記載了常汝貴生平事跡、品德、任職等內容,碑陰面無字。[1][2][5]
  • 常明揚神道碑:位於西側,立於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秋八月。碑身陽面刻有碑文,順天府庠生王秉綸(湖南布政使王道熙孫女即常宏祖妻王氏之侄)撰文書丹,乾隆三十八年秋八月以嫡孫常國樞的名義敬立。碑文全是漢文,沒有滿文,漢文共有35行,計2747字,其中40多字已漫漶。[1][2]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常氏墓碑,朝阳文化,2013-01-01. [2014-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2. ^ 2.0 2.1 2.2 2.3 2.4 2.5 常氏墓碑,朝陽數字文化網,2013-05-1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3.0 3.1 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 (編). 北京古迹概览 上. 北京: 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2019: 521-522. ISBN 978-7-5592-0117-1. 
  4. ^ 北京區級文保單位湮沒荒草 清代石碑成路人公廁,新華網,2012-08-27
  5. ^ 耿宗昌; 姚士國. 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3: 739. ISBN 7-200-02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