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倫·科拉梅
拜倫· "巴內"· 科拉梅 (於1939年4月14日在美國密蘇里州的阿普靈頓城出生)是一位美國記者。他在華爾街日報任職39年,並在2004年以副編輯主管的職位退休。2005年,他成為了紐約時報的第二位公眾編輯,任期兩年[1]。
早期生活和教育背景
[編輯]科拉梅於1961年在密蘇里大學獲得新聞學本科學位,後又於2011年獲得古典文學的榮譽博士學位。1966年,他獲得了馬里蘭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並在1961年到1965年期間在美國海軍部隊服役。
華爾街日報
[編輯]科拉梅於1965年加入華爾街時報,此後先後擔任記者、辦公室主任和編輯。1992年,他晉升為副編輯主任。"自從92年擔任副編輯主任以來,巴內在我休假時,負責了整個報紙的運營,與我一起工作期間,他也承擔了報紙運營的大部分工作", 時任日報編輯主任的保羅·史泰格在2004年宣布科拉梅退休時這麼說道[2]。科拉梅作為副編輯主任的職責包括把控報紙報道的真實性和報道質量標準,所以他 "被認為是華爾街日報的良心"。但是,他在日報新聞室之外所承擔的角色卻鮮少有人提及。
他獲得的不少新聞獎項也肯定了其日報時期的工作成績。2005年,他被授予傑拉爾德·里爾本終生成就獎以及紐約金融作家協會艾略特·貝爾獎。此外,在2002年,他還榮獲美國商業編輯和作家傑出貢獻獎。
紐約時報
[編輯]從紐約日報退休2個月後,他應邀成為紐約時報的公眾編輯,接替丹尼爾·奧克蘭在申訴專員的崗位(此崗位後來由克拉克·歐易特接替)[3]。 在擔任公眾編輯期間,他將工作重心放在報道細節和真實性上,這一做法引起了業界不小爭議,一些觀察員批評他對於報紙內容監控及旗下員工過於寬容。
時任《史雷特》雜誌媒體評論員的傑克·沙弗 , 在2006年5月的評論中將科拉梅第一年擔任公眾編輯的表現描述為 "平庸"。他點評道:"如果他願意地話,科拉梅擁有能將『新聞之海』燒乾的能力,但他僅僅為他的讀者將茶壺加熱,並倒出少量的小甘菊而已"[4]。
同時,科拉梅還受到了保守派和自由派的指責。保守派聯合工會專欄作家麥可·馬欽認為科拉梅 "毫無建樹"。[5] 西德尼·斯坎伯格以及後來的自由派雜誌《鄉村之聲》的媒體記者,也於2006年發出過反對的聲音,認為他對於紐約時報上的一篇關於國家安全的文章過於苛求細枝末節[6]。
另外一些評價則更加積極正面。2006年,科拉梅的6篇公眾專欄獲巴特·理察媒體批評獎。「『他的觀察和評論直接而坦率,從來不害怕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他讓報紙變得更加具有社會責任感。』 」前美國新聞編輯協會主席同時也是這一獎項的三位評委之一,彼得·芭提雅這樣評價科拉梅德的專欄 [7]。
在科拉梅接的任期接近尾聲時,沙弗曾對紐約觀察報評論說: "我認為巴內已經改變了許多,他不再用從前的方式處理新聞報道,很多報道也不再拘泥於細枝末節。對於他的這種改變,我給他打80分"[8]。
在一起法律事件宣判結束後,科拉梅嚴肅地批評了朱迪思·米勒,因為她選擇了服刑而不是把她所知道的消息公諸於眾。他質疑她在報道中所選擇的「捷徑」,並總結道:"她在新聞室內外遇到的問題將會使得她難以再以記者的身份回到報業工作中"。 他的評論受到了米勒及其支持者的激烈反駁,他們認為科拉梅在這一事件中表現地更像是管理層代表而非獨立思考者。[9]
科拉梅還曾揭露,2006年4月9日的紐約時代雜誌封面故事的作者傑克·黑特所撰寫的故事,並沒有依據事實真相進行報道。故事裡寫道:薩爾瓦多的一名婦女因為私自打胎而被判處30年監禁。事實上,她被判刑是因為她被控謀殺了一名新生嬰兒。科拉梅同時也批評了兩位主管編輯助理,因為他們在知曉了事實真相後依然堅稱報道是真實的,並拒絕撤回報道。直到科拉梅的專欄報道了此事並引起了公眾強烈譴責後,他們才在報紙上刊登了更正說明[10]。
2006年1月1日,科拉梅還在專欄中公開質問了時代周刊的執行主編比爾·克勒和出版人阿瑟·斯康澤博格。在專欄中,科拉梅譴責了克勒拒絕回答他就2005年12月16日的一篇關於美國國家安全局分級竊聽項目延期報道的行為[11]。八個月後,克勒向科拉梅承認他確實將關於此事的報道安排到了2004年總統選舉後發布,而並非是原文中聲稱的那樣,僅延後了一年刊登。[12]
參見
[編輯]- ^ Seelye, Katharine. The Times Names a Successor to First Public Editor. New York Times. 2005-04-06.
- ^ Slinkard, Michelle. Barney Calame, BJ '61, Returns to Campus to Receive Honorary Degree from MU. The J-School Magazine, School of Journalism, University of Missouri. 2011-06-01 [2017-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9).
- ^ Pérez-Peña, Richard. Times Names Public Editor. New York Times. 2007-05-04 [2017-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 ^ Shafer, Jack. The Public Editor as Duffer. Slate. 2006-05-09 [2017-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3).
- ^ Malkin, Michelle. The NYTimes Ombudsman Is Totally Worthless. Michelle Malkin. 2005-09-23 [2017-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8).
- ^ Jurkowitz, Mark. Your Ombuddy. The Phoenix. 2006-06-01 [2017-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 ^ New York Times Public Editor Wins Bart Richards Award. Penn State Live, The University's Official News Source. 2007-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0).
- ^ Calderone, Michael. Will Bill Keller End 'Public Editor" Slot at The Times?. New York Observer. 2007-01-08 [2017-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3).
- ^ Calame, Byron. The Miller Mess: Lingering Issues Among the Answers. New York Times. 2005-10-23.
- ^ Calame, Byron. Truth, Justice, Abortion and the Times Magazine. New York Times. 2006-12-31 [2021-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1).
- ^ Calame, Byron. Behind the Eavesdropping Story, a Loud Silence. New York Times. 2006-01-01 [2017-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5).
- ^ Calame, Byron. Eavesdropping and the Election: An Answer on the Question of Timing. New York Times. 2006-08-13 [2017-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