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普壽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普壽寺
五台縣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台懷鎮東莊村中
分類古建築
時代清至民國
認定時間1988年7月

普壽寺,是一座黃教喇嘛廟,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台懷鎮中心地帶東莊村中,普薩頂下東側的紫霞谷口。南近大白塔。已列為五台縣文物保護單位。普壽寺(女子佛學院)不對外開放也不接待遊客。

歷史[編輯]

普壽寺始建於北宋元佑年間,屬於大華嚴寺的一部分。後逐漸式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光緒三十年(1904)英國入侵西藏十三世達賴圖登嘉錯流亡外蒙古。1909年,達賴喇嘛從外蒙進京,路經五台山,在此坐床講經半年,住在普壽寺二樓禪房。獻於十三世達賴喇嘛。1950年代,普壽寺改為五台山衛生院[1]

改革開放後,普壽寺歸還五台山佛教協會,當時殿宇佛像已毀壞殆盡,僅存三間殘垣斷壁,危房廢墟搖搖欲墜。1990年底,五郎廟住持、五台山佛教協會副會長高僧通願法師(俗名翟堯臣)恢復普壽寺,興辦十方尼眾道場的申請得到政府批准。1991年,通願法師圓寂,弟子如瑞、妙音遵照遺願來到普壽寺,發願重修寺院,募化布施,自己動手,拆除舊殿,修建寺廟。2011年正式成立「五台山尼眾佛學院」,招收本科班和研究班學生。

2002年,普壽寺復建太原「妙吉祥寺」。妙吉祥寺與太原師範學院聯合辦學,培養學僧共7期,畢業108人。2005年,榆次區政府將待建的大乘寺交由普壽寺管理使用(2007年妙吉祥寺住眾入住),定位為教育場所。又劃撥300畝土地供普壽寺修建慈善事業清泰安養院(清泰園),由慈善機構「菩提愛心協會」主辦。至2010年,普壽寺、大乘寺、愛心協會基本完成基礎工程及配套設施建設。

建築[編輯]

普壽寺占地3240平方米,坐北面南,前後四進院落,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山門、天王殿、講堂、普光明殿、五觀堂。通願法師的五色舍利子供奉於第二進院東北角的相堂(頌恩堂)。山門馬路對面建有生活區,占地800平方米,裡面的平房供一部分尼姑住宿;一牆之隔的新建區面積寬廣,占地20000平方米。已建成漢白玉牌樓和三座殿宇,尚未全部竣工。[2]

保護[編輯]

1988年7月,普壽寺公布為五台縣文物保護單位[3]

參考[編輯]

  1. ^ 普寿寺. 五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網. 2021-05-03. 
  2. ^ 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简介. 五台山普壽寺. 
  3. ^ 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忻州市人民政府. 2022年0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