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梓源
性別
出生1944年4月
山東淄博
居住地山東淄博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教育程度山東淄博陶瓷工業學校美術專業
職業工藝美術師、陶瓷藝術家
活躍時期20世紀-21世紀
配偶賈玉文
親屬李新一(子)、李岳(女)
經歷
  • 首屆山東省傳統技藝大師
    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山東工藝美術協會理事
    山東理工大學兼職教授
    山東藝術學院兼職教授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刻瓷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國際陶藝家協會主席
    「淄博刻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代表作
  • 《魯青瓷五頭刻瓷工具》、《李清照》、《寶琴賞梅》

李梓源(1944年4月),山東淄博人,中國陶瓷藝術家,1982年晉升工藝美術師,1982年被山東省委、 省政府授予勞動模範。李梓源的作品自1979年以來有114件作品作為國家禮品贈送於美國、日本、義大利、捷克、西德、泰國、香港、朝鮮和聯合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和友好人士。[1]

生平[編輯]

李梓源1944年出生於山東淄博,為家中三子,有兄弟姐妹九人,在家中排行老五。幼年成績優異,喜愛繪畫。求學期間,在外祖父的影響下,經常和同學們一起參加學校里組織的美術小組,希望在將來能夠成為一名畫家[2]。1962年畢業於山東淄博陶瓷工業學校美術專業,師從著名畫家李左泉。畢業後就職於淄博瓷廠。1982年8月,晉升工藝美術師。1984年10月,加入九三學社。1985年,創辦淄博市工藝美術研究所,任所長。1992年,被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授予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同年被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4年,創辦李梓源藝術中心,1999年,創辦李梓源藝術學校,任校長。2003年,任山東理工大學、山東工藝美院兼職教授,同年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舉辦的第一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評選中被被授予"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稱號[3]。成功舉辦2008,2010中國(淄博)國際陶瓷藝術研討會。組織成立了「淄博市陶瓷藝術協會」。尊師帶徒,學生遍布省內外。是中國刻瓷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

評價[編輯]

李梓源功於陶瓷美術、繪畫、書法、篆刻,優精刻瓷藝術,集前人之大成,用鐫刻和鑽刻兩種手法,熔繪畫、書法、篆刻為一爐,使之既有中國畫筆墨神韻,又有濃厚的金石趣味,形成了古樸、典雅、簡潔、莊重的藝術風格,是山東刻瓷藝術流派的代表人物。李梓源的作品在海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來源請求]自1979年獲得省級獎四次,獲得國家獎兩次,先後參加了在美國、日本、香港、墨西哥、阿爾及利亞、加拿大、泰國、德國、瑞士等國家和地區的展覽。1982年赴德國慕尼黑第34屆手工藝國際博覽會,獲得該博覽會金質獎章和最佳成就者稱號,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49年建國以來陶瓷工藝品在國際上獲得的第一枚金牌和第一個被授予最佳成就者稱號[4]。1988年再應施特勞斯州長邀請,參加了德國慕尼黑第40屆手工藝國際博覽會國外特別展覽.並獲得巴伐利亞州州長獎金,受到了施特勞斯的接見。先後被授予山東省勞動模範,山東省第一、四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稱號。

榮譽成就[編輯]

1982年,《魯青瓷五頭刻瓷文具》獲得西國慕尼黑第34屆手工藝品國際博覽會金質獎章和「最佳成就者」稱號。這是建國以來我國陶瓷工藝品在國際上獲得的第一枚金牌和第一個被授予最佳成就者稱號的陶瓷藝人;被山東省政府授予山東省勞動模範;
1985年,受到經貿部表彰,10月,被授予淄博市優秀知識分子稱號;
1988年,晉升稱號高級工藝美術師,被評為山東省首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再應德國巴伐利亞州州長的邀請,參加了第四十屆手工藝國際博覽會並受到了施特勞斯的接見,獲德國巴伐利亞州州長獎金;
1992年,被授予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同年被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4年,被評為山東省第四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1988年,晉升高級工藝美術師;
2003年,被授予"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稱號;

作品[編輯]

魯青瓷五頭刻瓷工具》(德國慕尼黑第34屆手工藝國際博覽會金質獎章作品)
《芭蕉小鳥》
《李清照》
《寶琴賞梅》
《出遊圖》
《孫中山》
《冰心》
《麗人行》

參考來源[編輯]

  1. ^ 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 李梓源. [2015-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2. ^ 段正浩. 刻瓷艺术家李梓源. [2015-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 ^ 德化白瓷.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介紹". [2015-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 ^ 史德建. 李梓源:首位在国际陶瓷界获金牌的艺术家. [2015-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