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畢自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畢自寅(1579年—?),字畏甫,號旭陽。山東淄川縣淄西萬家莊人。明末政治人物。

萬曆七年(1579年)生,有兄弟八人,自寅居第六。其四兄畢自嚴官戶部尚書,八弟畢自肅都察院右僉都御使兼撫寧。自寅幼天資過人,十三歲中秀才。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中式乙卯科山東鄉試舉人。仕至南京戶部廣東司主事。因在吳橋任上有過失職行為而被追論罷官。[1]崇禎五年(1632年)改調宛平縣

注釋[編輯]

  1. ^ 乾隆四十一年(1776)《淄川縣誌》卷五「選舉志」:「畢自寅,字畏甫,號旭陽,同乙卯科,授吳橋知縣,明徵收裁驛傳節省七千餘金,代完前任欠解,升南兵馬司南戶部廣東司主事,筦監課積弊以清。先是調登兵赴遼左,不欲往。及吳橋噪而南至,是追論,罷公歸,弗辯也。」孔有德在給皇太極請降的信中稱:「前奉部調西援,錢糧缺乏,兼沿途閉門罷市,日不得食,夜不得宿,忍氣吞聲,行至吳橋,又因惡官把持,以致眾兵奮激起義。」(蕭一山,《清代通史》,頁 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