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萊國家童軍總會
汶萊國家童軍總會 | |||
---|---|---|---|
馬來語:Persekutuan Pengakap Negara Brunei Darussalam | |||
總部 | Jalan Gadong | ||
所在地 | 斯里巴卡旺市 | ||
國家或地區 | 汶萊 | ||
創立日期 | 1933年 | ||
會員人數 | 2,086人 | ||
總領袖專員 | 哈吉·巴達·賓·哈吉·阿里 (Hajji Badar bin Hajji Ali) | ||
隸屬 | 世界童軍運動組織 | ||
| |||
汶萊國家童軍總會(馬來語:Persekutuan Pengakap Negara Brunei Darussalam)為汶萊的國家童軍組織,1933年成立,1981年成為世界童軍運動組織成員。剛成立時只有12名童軍,1961年擴張到322名,2011年則有2,086名[1]。
歷史
[編輯]1933年1月,惹蘭·本曼查馬來學校(Sekolah Melayu Jalan Pemancha)的教師車古·馬沙爾·賓·馬翁(Chegu Marsal bin Maun)成立了以12位男孩為主體的童軍團[2]。該校的校長,同時也是教育部門主管車古·阿旺·扎伊迪·賓·阿旺·塔哈(Chegu Awang Zaidi bin awang Taha)成為了該團團長,車古·馬沙爾·賓·馬翁(Chegu Marsal bin Maun)成為副團長。此為汶萊童軍運動的起源。
1939年,汶萊童軍總會正式登記在倫敦的英國童軍總會成為汶萊分會(馬來語為Persatuan Tempatan Negeri Brunei)。
1940年以前,汶萊並沒有英語中學,因此希望學習英語的男孩們都會進入鄰近納閩島的公立英語學校。這些學生的大部分人加入了該校的納閩島第1童軍團。1940年3月17日,汶萊蘇丹艾哈邁德·塔祖丁加冕即位,在汶萊當地是一件大事。時任州務大臣拿督哈吉·易卜拉欣·賓·穆罕默德·加法爾(Dato Hj. Ibrahim bin Mohd. Jaafar)邀請了公立英語學校的納閩島第1童軍團參與這場盛事。而該團團長V·A·喬治(V. A. George)與S·N·耐爾(S. N. Nair)來到汶萊參與活動,並在大街上列隊遊行。為了紀念這個時刻,所有參與的童軍成員都獲贈紀念品[3]在童軍團成員完成納閩島的學業後就返回家鄉。他們促使了汶萊童軍總會的成長。
細節
[編輯]汶萊國家童軍總會的童軍銘言為「Selalu Bersedia」,也就是「準備」。
汶萊童軍的最高階級為「蘇丹童軍」(Pengakap Sultan)。汶萊國家童軍總會的徽章附有汶萊國徽。
汶萊童軍的海外與國內活動,皆記載於汶萊國家童軍總會的年度報告中[4]。
參考文獻
[編輯]- ^ Triennal review: Census as at 1 December 2010 (PDF). World Organization of the Scout Movement. [2011-01-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年8月31日).
- ^ Buku Laporan tahunan Negeri Brunei Tahun 1933.
- ^ 。Details as narrated by V.A. George, leader of the contingent.
- ^ Reports by N.M.Mathew, Setiausaha (Secretary) Daerah Bruni-Muara, from 1969-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