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澤爾貝內莊園

座標57°11′45″N 25°39′58″E / 57.19583°N 25.66611°E / 57.19583; 25.6661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澤爾貝內莊園
概要
類型莊園大屋manor[*]
建築風格古典主義哥德復興式建築
所屬國家/地區拉脫維亞
行政區舊皮耶巴爾加市鎮[a]
座標57°11′45″N 25°39′58″E / 57.19583°N 25.66611°E / 57.19583; 25.66611
竣工日18世紀末
承建商魏斯曼·馮·維森施泰因拉脫維亞語Veismaņi fon Veisenšteini家族
地圖
地圖

澤爾貝內莊園拉脫維亞語Dzērbenes muižas pils,德語:Schloß Serben)是位於拉脫維亞北部維澤梅地區的一座莊園。

歷史[編輯]

現在的莊園大屋建在原址為中世紀建成的澤爾貝內城堡,該莊園最早於1555年首次被提及,當時作為贈與里加大主教英語Archbishopric of Riga克里斯多福·舒特爾茨[b]的禮物。1556年,原先的舊城堡被立窩尼亞騎士團摧毀,而到了1577年再次被來自莫斯科的軍隊摧毀。在瑞屬利沃尼亞英語Swedish Livonia時期,澤爾貝內莊園歸斯凡特·班內爾[c]所有。而在大北方戰爭之後,含有20多所建築的莊園成為了俄羅斯帝國沙皇家族的資產,之後又成為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財產。1771年,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將莊園贈與魏斯曼·馮·維森施泰因拉脫維亞語Veismaņi fon Veisenšteini,他的後代擁有莊園的所有權直到1891年。而在1891年後,莊園的所有權落入勞頓德語Loudon (Adelsgeschlecht)家族的手中。莊園建築在1905年俄國革命遭到了革命者的破壞,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造成了嚴重的損毀。

1920年拉脫維亞土地改革英語Latvian Land Reform of 1920後,拉脫維亞政府將該國所有的莊園和土地國有化,並重新劃分了144個新農場,受損的莊園大屋也修復;而在1927年,莊園大屋被用作新設立的農業技術學校的校舍。然而好景不長的是,莊園大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再度在戰火中遭到了嚴重的損毀,而1947年的火災對建築更是雪上加霜。大屋於1949年重建,並仍然作為農業學校的校舍,而到了1980年,該建築的所有權歸屬於當地的國營農場。目前為止,該建築內設有澤爾貝內堂區的行政辦公室[1]、社區中心、音樂學校和咖啡廳。

現今的莊園建築是18世紀末建成的古典主義建築,而在19世紀末又增加了一座大型的新哥德式塔樓[2]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Dzērbene Parish Administration - Dzērbene. wikimapia.org. [2023-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3) (英語). 
  2. ^ Zarāns, Alberts. Latvijas pilis un muižas. Castles and manors of Latvia.. Riga. 2006. ISBN 9984-785-05-X. OCLC 72358861 (拉脫維亞語及英語). 

注釋[編輯]

  1. ^ 采西斯市鎮
  2. ^ 德語:Christoph Sturz
  3. ^ 德語:Svante Banner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