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鴻猷(1878年—1916年),亦名朝鼎,字子匡,中國湖北咸寧人。中國民主革命家。

生平[編輯]

王鴻猷自幼在家讀書,後赴武漢求學。清光緒卅年(1904年),王鴻猷獲得公費派赴比利時留學的機會,到比利時學習政治經濟學。1905年春,王鴻猷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加入孫中山建立的革命團體,後該團體改為中國同盟會布魯塞爾支會,王鴻猷同時轉為同盟會會員。在歐洲期間,王鴻猷常在英、法各國奔走,與孫中山常有書信往來。1909年10月8日,孫中山為商議辦《學報》之事,從英國倫敦致函王鴻猷,提出辦報的宗旨是「可作交通內地各省有心人之機關,又可作聯絡歐洲學界之樞紐」,並委託王鴻猷辦報。此後,王鴻猷幫助孫中山組織了公民黨,用以聯絡留學歐洲的中國學生。辛亥革命後,王鴻猷隨孫中山回到中國,任南京臨時政府財政部次長。1912年3月,王鴻猷兼任江南造幣總廠正長,但未赴任。南北議和後,王鴻猷赴北京,然而未被袁世凱重用。民國五年(1916年),王鴻猷在北京病逝。[1]

參考文獻[編輯]

  1. ^ 王鸿猷,崇阳王氏,2009-06-18. [2011-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