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憲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社會主義憲政是中國大陸出現的一種新思潮,意即在社會主義框架下實行憲政制度。該種思潮可以追溯到1993年,2013年起,引發中國學界高度關注。[1]

主要特點[編輯]

反憲潮流[編輯]

2013年5月22日,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求是》雜誌旗下半月刊紅旗文稿》刊登了名為《憲政與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較研究》的文章,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曉青,該文指稱憲政的關鍵性制度元素和理念只屬於資本主義資產階級專政,而不屬於社會主義人民民主制度。簡言之,「憲政姓資不姓社」。《人民日報》《環球時報》《解放軍報》接連發文稱西方理論不適合於中國。此潮流引發中國學術界、輿論界高度關注與非議。[3]

參考文獻[編輯]

  1. ^ Socialist Constitu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ResearchGate. [2018-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7). 
  2. ^ 周瑞金、何包钢、王占阳纵谈宪政社会主义——学者纵谈宪政社会主义之二. 前線網. 2013-03-12 [2018-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9). 
  3. ^ 网友热议《宪政与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较研究》. BBC中文網. 2013年5月22日 [2018年12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2月27日). 

參見相關[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