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簪白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簪白筆,即將未用過的毛筆插在發、冠上。為此毛筆末端需要削尖。漢代官員為奏事之便而簪白筆,以便於隨時書寫。簪白筆的習慣可能始於秦代,由此逐漸演變為簪筆制度,持續到宋代。[1]

崔豹《古今注·輿服第一》:「白筆,古珥筆,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宋史·輿服志四》:「立筆,古人臣簪筆之遺象。其制削竹為干,裹以緋羅,以黃絲為毫,拓以銀縷葉,插於冠後。舊令,文官七品以上服朝服者,簪白筆,武官則否,今文武皆簪焉。」

參考文獻[編輯]

  1. ^ 清華大學《裝飾》雜誌社. 装饰文丛 史论空间 1. 瀋陽: 遼寧美術出版社. 2017: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