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耀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生平[編輯]

葛耀珊先生(1919年11月14日—2002年9月8日),湖北武昌人。國防醫學院畢業。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內科學會會員。副主任醫師。夫人黃佩純

抗日戰爭時期,他以平民身份,接受戰地救護專業訓練,參與抗戰。於1937年上海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在漢口參加兵站醫院開赴前方,設院在江蘇省常熟市學前,救護收治從上海轉來的為抗日負傷的愛國官兵。至1937年重陽節醫院被日機轟炸全部炸毀身受重傷。1938年至1946年,在湘黔滇山區軍醫院等機構任各級軍醫及內科分組主任等職直至抗日戰爭勝利。

1951年,時任中國搬運工會上海市委員會醫政處負責人,在上海交運系統醫務機構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向社會招聘考選醫師護士藥劑師、化驗人員,籌組搬運工人診療站20所,分布在全市。為14萬搬運工人的門診醫療及預防保健工作服務。1952年經上海市衛生局審核發證為主管醫師。1961年對在京滬兩所醫院檢診仍原因不明的疑難集體性全身性浮腫病的病例,一次確診為腳氣病,短期治癒。1962年獲上海市愛國衛生先進工作者稱號。1963年防止單位集體性食物中毒事故之發生。1976年6月至1977年8月任上運一場721大學工人紅醫班主課教師。入編《上海高級專家名錄》等。

已發表的論文[編輯]

  • 《工廠要預防愛滋病》
  • 《專題回顧小結》
  • 《門診中疑難集體性全身性浮腫病治癒紀實》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