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蕭乂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蕭乂理(529年—550年),字季英南梁南康簡王蕭績第六子,梁武帝蕭衍之孫。

中大通元年(529年),蕭乂理出生才百日時,父親蕭績去世。蕭乂理三歲的時候,看見內人分散,涕泣相送,便問原因,有人回答:「此簡王宮人,喪畢去爾。」蕭乂理便開始哭泣,悲不自勝,宮人見之,莫不傷感。喪服除後,蕭乂理會見祖父梁武帝,再次悲泣不能自勝,梁武帝為之流涕,對左右說:「此兒大必為奇士。」大同八年(542年),封安樂縣侯,食邑五百戶。蕭乂理性慷慨,博覽多識,有文才,曾經祭奠孔融墓,為之立碑,制文甚美。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圍攻京城建康,蕭乂理聚集賓客數百,輕裝趕赴南兗州,隨兄南康王蕭會理領軍入援京城。太清三年(549年),尚未到達建康時,建康已被侯景攻陷,又隨蕭會理返回廣陵。蕭乂理準備去北齊為質請求援兵,剛行兩日,即被占據廣陵的侯景部將董紹先追回。董紹先提防蕭乂理甚嚴,使之不得與兄弟相見,又請其前往建康。

蕭乂理來到建康後,遇見元魏降人元貞,認為他立節忠正,可以託孤,遂把玉柄扇贈送給他。元貞不知原因,不受。蕭乂理對他說:「後當見憶,幸勿推辭。」大寶元年(550年),前江都令祖皓斬殺南兗州刺史董紹先,據廣陵起兵反抗侯景,蕭乂理奔赴長蘆,得軍千餘人。蕭乂理因身邊有侯景的內應,起兵失敗,為侯景所殺。蕭乂理死後,元貞才領悟到其言,遂前去收葬了他。

參考文獻[編輯]

  • 梁書卷二十九·列傳第二十三》
  • 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