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府志
外觀
《西安府志》是一部記載清代西安地方的府志,內容為西安的歷史、地理、風俗、人情等。[1]
纂修歷史
[編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畢沅署理陝西布政使,他主張「能以文學抜飾吏治,不特長吏與有榮施」,並大力提倡地方官纂修方志。他有感於古都西安山水掌故之放矢,認為修《西安府志》十分必要。適逢著名學者嚴長明遊歷關中,與畢沅觀點頗為相同。[1]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畢沅上書請求纂修《西安府志》獲得批准。在編纂過程中《西安府志》的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都由嚴長明親自負責。知府舒其紳「復為參稽案牘,斟酌民言,俾一郡之掌故眉列掌示」。從設想、奏請到刪削定稿,畢沅一直參與其中。《西安府志》初稿成時,「凡與秦中文獻關涉者,計得千五百種,發凡舉例,類聚區分,文成數萬,為門一十有五,分類五十有一,合成一百卷」。後經畢沅「親加裁削,為《西安府志》八十卷」。[1]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西安府志》書成,次年付梓發行。[1]
目錄分類
[編輯]《西安府志》分地理、名山、食貨、選舉、古蹟、大事、藝文等八十卷,卷首一卷。[2]
在職次名序上,時任陝甘總督勒爾謹為「鑒裁」首位,畢沅第二,西安知府舒其紳為「甄輯」第一,嚴長明為「編訂」。[2]
後世評價
[編輯]《西安府志》是西安設府以來僅有的一部府志,與以前西安地方志相比,無論在搜薈群籍、決疑糾繆上,還是在體例結構、史學思想上,都具特色。[1]
《西安府志》資料詳實,考據充分,結構精當,體例嚴謹,詳略得當,經世致用。書成之後,舒其紳感嘆曰:「今國家重修統志,方成數省,而四庫館亦未竣事,是篇為諸郡嚆也。」[1]
浦霖評價《西安府志》「取材宏富,立意精嚴,方諸史傳大都取則扶風,而薈萃鑒裁,與宋歐陽氏之《新唐書》相似,非近日搜刮家之能事也。」[1]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故宮博物院 編. 《圖文天下——明清舆地學要籍》. 紫禁城出版社. 2011年9月出版發行: 106頁. ISBN 978-7-5134-0164-7.
- ^ 2.0 2.1 舒其紳等 修,嚴長明等 纂, 何炳武 總校點,董健橋 審校. 《西安府志》. 三秦出版社. 2011年10月: 目錄. ISBN 978-7-80736-9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