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花姑娘 (歌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賣花姑娘朝鮮語:꽃파는 처녀꽃파는 處女 Kkot P'anŭn Ch'ŏnyŏ)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經典歌劇劇目之一,根據歌劇所拍的同名電影《賣花姑娘》也很著名。本劇講述了一個日本統治朝鮮半島時期的故事。

創作與首演[編輯]

根據金日成本人的回憶錄《與世紀同行》(寫於1992年)介紹,本劇於20世紀30年代由他在吉林監獄裡開始構思,1930年11月7日俄國十月革命13周年之際,他將本劇搬上中國西滿遼河地區五家子村的三星學校禮堂,故該劇的首演地在中國。

金日成在回憶錄《與世紀同行》第一部《抗日革命》第二卷第四章《在探索新的前進道路的日子裡》六《變「理想村」為革命村》中寫道:

有一個時期,我國的獨立運動者們抱著要建設一個「理想村」的構想,為實現這個構想從各方面作過努力……當時在吉林文光中學念書的朝鮮學生當中,有幾個來自孤榆樹和五家子的青年,他們常夸五家子是個好地方。因此,我就開始注意五家子,並決心把這個村改造成革命村。

1930年10月,我從東滿來到五家子……當時,我們通過學生,給村裡的人教唱了很多革命的歌曲。《赤旗歌》、《革命歌》等革命歌曲,只要到學校去教唱一次,當天就傳遍全村。

五家子村有個由我們組織起來的演藝隊。在桂永春的領導下,這個演藝隊以三星學校為據點,積極開展了活動。

我也著手完成《賣花姑娘》的劇本。這個劇本,我在吉林市就已開始寫,並已試演過幾次。劇本一完成,桂永春就帶領三星學校的戲劇小組成員開始排練。

在十月革命13周年紀念日那天,我們在三星學校禮堂演出了這齣歌劇。這齣歌劇解放後長期被埋沒,到了70年代初,才在黨中央組織書記的指導下,由我們的作家、藝術工作者改編成電影、歌劇和小說公諸於世。組織書記為此付出了很大的力量。

改編[編輯]

根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官方報導,1968年4月,金正日提出要把《血海》改編為同名電影,並進行了120多次指導,最終完成了電影的製作。此後在他的指導下,《一個自衛團員的遭遇》也被改編為同名電影,僅用了40天就出色地完成了該工作。他還積極指導把《賣花姑娘》改編為同名電影,並使該片成為傑作,在第18屆國際電影節上榮獲特別獎和特等獎章(A special prize and a top grade medal at the 18th World Film Festival)。

1972年11月30日,歌劇《賣花姑娘》在平壤首演獲得巨大成功。本劇的電影版於1972年4月推出。

世界巡演[編輯]

截至2012年,該歌劇已在朝鮮國內和世界40多個國家演出1400餘場。

中國大陸演出[編輯]

由於1972年9月9日起,譯製片《賣花姑娘》在中國大陸各地陸續上映,盛況空前。整整一代中國人都對此片記憶猶新。特別是電影中那優美的歌曲,更是風靡全國,幾乎人人都會唱。電影歌曲與歌劇中的唱段很多都是相同的,故人們在後來觀看歌劇時倍感親切。

1973年5月,朝鮮萬壽台藝術團攜剛改編完成的大型歌劇《賣花姑娘》來華,在北京南京上海瀋陽等地進行了為期40多天的巡演。朝鮮藝術家們的精湛表演令中國觀眾如痴如醉。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及董必武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並觀看該歌劇,親切會見了藝術團負責人和主要演員。

1998年年底,朝鮮萬壽台藝術團再度來華,在北京上海等10大城市巡演歌劇《賣花姑娘》,熱烈反響不減當年。

2002年9月6日,朝鮮萬壽台藝術團在青島演出《賣花姑娘》也獲得好評。

2008年4月15日至6月2日,朝鮮血海歌劇團來華巡演《賣花姑娘》獲得空前成功。此次演出不同於以往三次來華演出,是由中國北京華唱兄弟文化公司主辦的商業演出。該劇在北京深圳上海東莞武漢寧波無錫杭州南京濟南青島天津等10餘個城市連續進行了20多場商業演出且每場觀眾都爆滿。由於眾多觀眾強烈希望觀看演出,故最後又於5月31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加演告別演出。除了該劇本身的藝術價值外,該團演員的藝術修養及整體藝術水準也獲得了中國大陸媒體及專業人士的讚賞。此次演出期間中國四川發生汶川大地震,但演出未受影響,仍取得成功。

第五次赴華演出[編輯]

2012年6月至7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血海歌劇團的180名藝術家為中國觀眾帶來了全新的大型革命歌劇《賣花姑娘》。

近兩個月的時間裡,《賣花姑娘》在吉林、蘭州、成都、南昌、重慶、廣州、深圳、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演出,獲得好評。

相關條目[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