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度報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透明度報告(英語:transparency report)是一個公司定期發布的一種聲明,披露各種與用戶數據、記錄或內容相關的請求的統計。透明度報告通常披露哪些實權政府在特定時間段請求或要求數據或記錄的頻次。這種企業透明度英語Corporate transparency的形式使公眾得以辨別政府通過搜查令、法院傳票英語Subpoena及其他方式得以訪問多少個人信息。部分透明度報告描述了遵守政府行動或版權規定刪除內容的頻率和數量。披露透明度報告還有助於人們了解網上討論之內容監管的適當範圍與權力。[1]Google在2010年最先發布了一份透明度報告,Twitter則在2012年緊隨其後。其他公司在2013年的全球監視披露英語Global surveillance disclosures (2013–present)之後也開始發布透明度報告,並且發布的公司自那之後迅速增長。透明度報告目前由各個技術和通信公司發布,包括Google微軟威訊AT&TTwitter蘋果公司DropboxMeta雅虎CloudFlare。多個公司和倡議團體已遊說美國政府允許在報告中披露秘密請求(例如gag orders英語Gag order,包括國家安全信函)的數量範圍。

政府要求逐年增長[編輯]

Google[編輯]

Google的第十份透明度報告表明,政府對數據的要求近年來有所增長。此報告顯示了2014年上半年的政府要求,該公司表示,它包括來自美國外國情報局、監視法案(FISA)和通過國家安全信函(NSL)的要求。「根據公司的數據,FISA和NSL的要求在六個月內增長了15%,在五年報告期內的10個報告中增長了150%。這是全球性的。在美國,同一時期的數字是19%和250%。」Google法務總監理察·薩爾加多(Richard Salgado)接受政府有必要打擊犯罪和應對威脅的理由,但也需要考慮數據要求的負面效果。「儘管有這些啟示,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國家擴大其監管機構,試圖覆蓋其邊境以外的服務提供商,」他還提到:「各國政府在打擊犯罪和調查國家安全威脅方面發揮著合法和重要的作用。為了保持公眾對政府和科技的信心,我們需要立法改革,確保監察權力是透明的、在法律範圍內,並受到獨立監督。」該報告顯示,美國對Google用戶的數據提出了最多的要求,Google表示,它發出了12,539次請求,影響了大約22,000個帳戶。並補充道,它為其中84%的案例提供了數據。

在英國共收到涵蓋1,991個用戶或帳戶的1,535個請求,Google為其中72%的請求提供了數據。[2]

Yahoo[編輯]

發布於2014年9月25日的雅虎透明度報告指出,共有30,511名用戶受到18,594個政府數據請求的影響,而而57,324個帳戶受到29,470個政府請求的影響。[3]但是,這兩個數字都不包括按FISA法令發出的秘密請求。 在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6個月內,它共收到了在0-1998條範圍內的FISA用戶數據請求,影響最多54,997名用戶(包括國家安全信函)。與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6個月相比,那時有32,997個帳戶受到影響。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數據請求的總數下降,但按FISA法令批准的數據請求數量明顯增加。總體而言,受政府數據請求影響的帳戶中,有41%的請求來自美國政府。[4]

目的[編輯]

透明度報告可出於各種目的發布。其中一個目的是,澄清政府要求多少信息,如何評估這些要求,以及接收的實體如何回應。此信息有助於消費者得出結論,增加對發布者的信任度。[5]

但是,關於透明度報告揭露內容的確實性仍存在爭論。一些批評者認為,純粹的請求數量可能誤導消費者,因為大多數實體對其收到的請求數量、請求廣度以及最終遵守的請求數量幾乎沒有控制。[6]

諸如GoogleMicrosoftYahooFacebook以及Twitter等公司均發布透明度報告,他們列明了各公司收到的政府數據請求的類型和數量。這些報告包括確切的數字,並為政府行動帶來了一線陽光。但是,美國政府不允許公司報告國家安全請求的確切數量,根據「外國情報監視法」(FISA)第702節、「愛國者法」第215節提出的或由國家安全信函請求的數量。因此,它們只能提供一個模糊的、匯總的數字範圍,即使政府允許公司發布這些數據也是如此。Google可能發布國家安全信函的信息,但不能發布FISA信息。Facebook可能發布FISA信息,但必須將數據與NSL信息匯總。因此,消費者無法看到政府數據請求的真實數量。電子前哨基金會等批評這種政策,認為沒有明確的國家安全理由阻止實體發布此類信息。[7]

政府與公司間的衝突[編輯]

2013年6月,Google要求司法部允許披露其收到的FISA請求數量的詳細信息。微軟雅虎Facebook也隨後跟進。但是,司法部拒絕了這些要求,並且只向這些公司提供經大量節選的論據內容。 Google法律總監理察·薩爾加多不得不對FISA的要求說:「我們想要更進一步。我們相信您有權知道各個政府對我們和其他公司提出了什麼樣的要求。然而,美國司法部辯稱,美國法律不允許我們分享我們可能收到的一些國家安全要求的信息。具體來說,美國政府認為,根據「外國情報監視法」,我們無法分享有關我們收到的請求(如果有)的信息。但你應該知道。」[8]

「我們的發言受到法律的限制,這些法律禁止這樣做,乃至我們這樣的服務提供者會因披露國家安全信函(NSL)和外國情報監控法(FISA)法院命令的確切數量而被定罪——即使該數字為零。」——Twitter副總裁Ben Lee[9][10]

2014年10月7日,Twitter宣布將對美國政府提起訴訟,指其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中的言論自由權。透明度報告將披露Twitter收到了多少國家安全信函(NSL)和外國情報監視法(FISA)指令。他們向司法部提交了一份透明度報告草案,並對其進行了幾個月的討論。但Twitter仍然無法獲得允許其發布的許可,甚至政府提供報告的編輯版本也不行。FBI對其立場的反應是,Twitter想要發布的信息是分類的,不能公開發布,他們還根據2014年1月27日提供的框架說,Twitter僅獲准對其收到的所有國家安全法律程序影響的帳戶總數的量級進行描述,但不能對該描述進行量化,具體的細節遠遠超出2014年1月27日框架允許的範圍和披露適當分類的信息[11]

有關政府[編輯]

美國政府於2013年8月30日宣布將發布自己形式的透明度報告。國家情報局局長詹姆斯·克拉珀在其辦公室的Tumblr博客宣布了他的變化。他說,在歐巴馬總統下令解密儘可能多的情報信息後,這一決定將自然而然地發生。國家安全信函、國外情報監視法(FISA)業務記錄請求,FISA一個登記/陷阱和跟蹤請求的總數將在該透明度報告中說明。除此之外,報告還將包括每個請求中的被調查目標數量。該數字將在請求被發出的12個月後反映。該報告受到了當時在華盛頓郵報中一個匿名消息源提到的從前NSA承包商愛德華·斯諾登洩漏的監控程序的影響。GoogleTwitterMeta都發布了自己形式的透明度報告,但他們不被允許在其報告中發布此類信息。[12]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transparency report introduction. [20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4). 
  2. ^ Google’s 10th transparency report shows government requests are rising. [20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7). 
  3. ^ Yahoo Government data request. [21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4. ^ Yahoo Data requests drop, but FISA stats are worrying. [21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5. ^ Transparency reports useful, but more info needed on 'digital searches'. [21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6). 
  6. ^ what transparency report don't tell us?. [21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7. ^ Why the transparency report is necessary in the fight for privacy. [21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8. ^ Google slams U.S. government in latest transparency report. PC WORLD. [22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9. ^ Twitter sues US government for right to disclose NOTHING. The register. [24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30). 
  10. ^ Twitter因国家安全数据披露要求起诉美国政府. Solidot. [2017-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11. ^ FBI response (PDF). [24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5-17). 
  12. ^ U.S. to release transparency report with FISA and national security requests. [22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