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逢簡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逢簡村
féngjiǎn cūn(漢語拼音
行政村
坐標:22°49′N 113°10′E / 22.81°N 113.16°E / 22.81; 113.16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杏壇鎮
語源一說由古名逄簡演變為逢簡,一說由先民逢,簡兩氏合二為一而得。
村級區劃單位數16個村民小組
面積
 • 總計5.22 平方公里(2.02 平方英里)
人口
 • 戶籍人口5,541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44 06 06 105 212
郵政編碼528000
電話區號+86 

逢簡村,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下轄的一個村級行政單位[1]。逢簡村位於杏壇鎮中心城區的北部4公里處,面積約5.22平方公里。是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廣東四大水鄉之一,亦被著稱為逢簡水鄉。因當地景色可媲美江蘇省崑山周莊,故有「順德周莊」,廣東「小周莊」的稱號[2]。2015年,逢簡水鄉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3]

名稱

[編輯]

逢簡村原稱páng,後「逄」演變成「逢」,故改名逢簡村。[4]

另有說法稱;早期村民以逢、簡二姓居多,形成了逢村和簡村,合二為一便有了逢簡村。[5]

歷史

[編輯]

逢簡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漢。

1972年冬,在杏壇碧梧一個名為「蠕盅」的魚塘區內。幾名農民在其中挖掘出了一批碎陶片、動物骨骼及古樹木殘體等。後經有關專家確定為西漢遺址,即碧梧西漢遺址。[6]

13世紀,逢簡地方就有「逢村」等村落存在。

據《順德縣誌》記載,南宋嘉定年間之前,有潘姓、鍾姓、莫姓、薛姓、區姓、逄姓、簡姓等先民遷入該地居住,逐漸形成村落。

明代,隨著絲綢之路的崛起,逢簡逐漸成為繁榮昌盛的絲綢產地,並在清朝末年絲織業達到了鼎盛期。

《順德縣誌》記載:「順德桑麻蠶絲,視南海利厚,黃連外,如勒樓北水逢簡諸堡出產尤盛,男女皆專務於此。」當時的逢簡村人口數已過萬,且擁有3個繅絲市場,300餘張織布機,產業工人1500餘人,因經濟繁榮一度被稱為「小廣州」。[4]

行政區劃

[編輯]

逢簡村現轄以下16個村民小組;[2]

午橋、麥莊、碧梧、高社、后街、見龍、村根、潭頭、明遠、槎州、新聯、高翔、直街、嘉厚、西街和東岸。

地理

[編輯]

地貌水文

[編輯]

逢簡村屬於珠三角沖積平原的典型水鄉。由西江幹流、東海水道、順德支流水道沖積而成,地勢平坦。

逢簡村地處西江下游錦鯉江的江畔,主河錦鯉江自南向北經村而過,將村落分割為若干小沙島,最後匯入西江支流。附近水系發達,河網縱橫,村居四面環水,並以水道為界。而繞村居水道達十公里有餘,管轄水道達28公里之多。

氣候

[編輯]

逢簡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光熱充足,降水充沛。有利於桑基魚塘農業的生產。

旅遊名勝

[編輯]

逢簡村現有國家AAA級旅遊景區:逢簡水鄉。暫不收門票,遊客可自行遊覽。

橋梁

[編輯]

船、河涌和橋梁,是逢簡村的主要標誌性景觀。據不完全統計,村內共有石橋30多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座石拱橋為明遠橋巨濟橋金鰲橋。其中的明遠橋和巨濟橋還被首推為《佛山市三孔橋之古魁》。

清咸豐《順德縣誌》中有提到:「逢簡堡,凡三村:曰上村,曰中村,曰下村。今合上、中為北村,而以下村為南村。……北村有石橋曰巨濟,曰明遠,南村橋曰金鰲,三橋並壯麗。

明遠橋:順德最早的三孔石拱橋,也是中國現存文獻記錄中最早的三孔石橋之一。始建於宋朝寶慶年間(約公元1225年),由鄉中人李仕修所建。後經多次重修,現存為明代風格。橋拱成縱聯砌置法,橋身為紅色砂岩結構,全長25.1米,頂寬4.6米。兩旁望柱各十四條,柱頭雕有石獅。斜道不砌石級,方便馬車來往。

巨濟橋:宋朝寶慶年間修建,同樣由李仕修所建。後於晚清時(1923年,一說1929年)重修,橋身為三孔花崗岩石橋結構,條石砌成,工藝精美。橋上有雕花,石獅,分列兩旁。且刻有「橋面一帶,禁賣什物,有礙交通,嚴拿究罰」和「齊安義盛造」字樣。雕工古樸、細膩。

金鰲橋:又名玉蝀橋,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約公元1700年,一說1697年),民國十年(1921年)重修。相傳此橋由清康熙年間的太子老師劉雲漢所建。是一座以紅色砂岩構築的單孔拱橋。該橋是據康熙授意「爾亦可返鄉建一橋」,故取禁宮內御花園水池中的「金熬玉棟」之名來命名此橋。

在河道流入和流出村落處一般會建「水口」橋。有鎮鎖水口的作用,橋旁多種植古樹。

此外還有青雲橋、煙橋、雨橋等橋梁。

祠堂寺廟

[編輯]

據說宋元以降,隱居至逢簡的多為士大夫家族。他們大多詩書傳家,尊儒重育,營造了古村崇尚讀書的濃厚風氣。元朝至明朝期間,就有許多讀書入仕的村民。故逢簡村的進士和舉人數量頗多,曾有馮氏一門八秀才,梁氏三兄弟皆翰林的盛況。逢簡村也榮得了「水鄉書韻」的名號。因此,逢簡村留存的祠堂、私塾和古老屋舍的數量也及其豐富。其中多數為明代風格的古祠堂原先就有70餘間。而較具規模和影響的祠堂有劉氏祠堂、梁氏祠堂和李氏祠堂等。

劉氏大宗祠:舊稱堂號影堂,後改為追遠堂。位於村根大街,其始建於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明天啟年間擴建,清嘉慶年間及2002年多次重修。由大族劉氏五世祖劉觀成率族建祠,是為祖祠。據傳逢簡劉氏是中山靖王之後,與劉備同宗,是漢高祖的後裔。此祠也是目前珠三角保留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明代祠堂,同為順德五大祠堂之一。

目前,劉氏大宗祠被改造為順德杏壇非遺展示館,用於向市民遊客全方位地展現永春拳、人龍舞、龍舟說唱、八音鑼鼓櫃、賽龍舟等杏壇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

和之梁公祠: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歷時30年而建成。中堂前廡面闊三間,進深兩間,體量較大。後堂前後三步廊。祠堂規模較大,整體較為完整的保留了清末的建築風格。祠堂的磚、木、石雕工藝精緻。是逢簡村保留最好的祠堂之一。

如今被改造成為和之美學館。

宋參政李公祠:位於塘頭街,是後人為紀念李仕修而建。始建於明天啟年間(1621至1627年),並於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修。是順德晚清祠堂的代表作之一。此祠坐南向北,面三間,深三進;所用木料均為上佳鐵木,金字牆,龍舟脊;門外用花崗岩石料鋪砌增設展首,兩邊建有護欄,欄前方望柱各有一石獅。

目前此處已被改造為逢簡村村史館,供遊客了解逢簡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妙覺淨院:始建於咸豐二年(1852年)。原為160平方米的李姓祖屋,名「勝樂庵」。到解放時已經歷六任住持,由於60年代因殘破而毀壞。後由於1986年至1990年間有港澳華僑及內地善信鼎力集資在原地重建。又於1997年經上級批准擴建了講經堂,釋家殿堂,觀音閣、地藏殿、祖堂、功德堂等。今建築占地約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

除此之外還有康大真君廟等宗族建築。

樓閣牌坊

[編輯]

瑞昌樓:一家已有百年歷史的餐館。有一塊世代相傳金牌扁,刻有「中秋月餅」字樣。據傳是清末中秋節期間,瑞昌樓掛於門前用於攬客的招牌。目前應為杏壇鎮逢簡瑞昌樓飲食店,位於杏壇鎮逢簡村直街2號,仍在營業。

梁氏進士牌坊:位於巨濟橋旁。據逢簡村《宋招討梁公族譜》記載,進士牌樓建於明代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一說1533),由梁喬升始建。其本人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科中進士後,官任北京戶刑工部主事。由於在京主辦建修宮殿時有功,皇帝恩賜其本人回鄉建恩榮牌樓,以彰其德,因此樓牌也稱作恩榮樓。此牌坊是一座木結構門樓建築,樓的頂部有精美木浮雕、灰雕、吉祥獸等裝飾。柱子自上而下置有「恩榮」「欽點」「進士」三大牌匾。

但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進士牌坊被強行拆毀。為銘記村內歷史上的13位進士,當地政府於2015年在原址完成重建。

墟市舊跡

[編輯]

逢簡自古便是興旺集市之地。因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水路交通四通八達,為商貿交易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條件。

據《順德縣誌》載,逢簡堡有市四個:「隸逢簡堡者四,曰巨濟,曰明遠,曰金鰲,曰桑市」。這種以橋為市的特色,嶺南水鄉的重要標誌。其中的桑市為專業市場。同時逢簡還有「兩墟」:「隸逢簡堡者二,曰貨雜、曰蠶絲」,圩期分別在農曆二、五、八日和三、六、九日。

如今村內還存有部分墟市痕跡,如巨濟橋附近進行稻穀交易的「谷埠街」。埠頭上還立有「此地不許堆積石渣,如違罰銀一大員,梁百益祖公口」的石碑。一旁還有刻著「梁敬余主水埠」的碑銘。河岸碼頭邊還有一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的石獅,被當地村民譽為「守護神獸」。

公園書院

[編輯]

高翔公園:一處小公園,水道環繞如半島,立有一座「石敢當」碑。

雍和書院:位於今高翔坊(小組),建於1922年。磚木結構。有山水、雲霞、村舍、流水、拱橋。具有典型的嶺南建築風格。

自然

[編輯]

御賜金桂樹:清同治年間,李昌明中舉,任海陽教諭,數十年勤勉工作,獲光緒帝嘉賞,賜台灣貢品金華桂樹一棵,此品種乃桂花精品,花色金黃,香氣馥郁。此樹後被挖走,後經層層轉手,今又回到逢簡。目前在梁氏祖祠附近的對岸民房一角種植著,由當地村民梁章負責看管和講解。

文化習俗

[編輯]

大良魚燈

[編輯]

一種富有水鄉特色的扎作工藝,為佛山秋色的一個重要分支。盛行於清代,至抗日戰爭消歇。製作魚燈先以竹篾紮成魚形骨架,然後捫上明紗,繪染鱗鰭。高手製作意態逼真,點燃燈燭,透體透亮,色彩鮮艷,栩栩如生。魚燈長六七尺至一丈多,巡行時以支柱撐持,大燈還需多添兩人撐著首尾幫力。

龍舟競渡

[編輯]

順德的龍舟競渡自古有名,逢簡亦不例外。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舟語》載:「順德龍江,歲五六月鬥龍船。斗之日,以江身之不大不小、其水直而不灣環者為龍船場。斗得全勝還埠,則廣召親朋宴飲,其埠必年豐人樂、貿易以饒雲。」實則全縣各鄉堡都興行划龍船,現今市博物館尚存康熙年間杏壇北水村「壓盡群龍」石匾。

龍舟分「游龍」和「賽龍」兩種:「游龍」體積大,裝飾美觀,稱「龍船」,重在游弋展示服飾旗鼓助興;「賽龍」體積 小,稱「龍艇」,從三橈至十五橈不等,重在競劃速。

龍舟說唱

[編輯]

一種民間說唱藝,起源於清代。20世紀50年代前流行於縣境及廣州方言地區,以順德腔為正宗。藝人多在茶樓,鄉渡和分村大榕樹下賣唱。木雕手持一具小龍船作道具,胸前持小鑼小鼓。邊唱邊敲,內容多為諧趣故事及平安祝頌語。辛亥革命和抗日戰爭時期,「龍舟」被應用於社會宣傳,藝人所編寫的反清、抗日及控訴「三害」(吸毒、賭博、嫖妓)等長篇唱詞,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 2006年,龍舟說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浴佛節

[編輯]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為浴佛節,信眾會前往覺妙淨院參拜。每年七月初七為主帥誕,舉行燒大炮活動。端午節當天該村扒龍舟活動前有洗龍舟水和起龍儀式。

自梳女

[編輯]

過去,禮法苛嚴,縣中不少女性不甘受虐待,矢志不嫁,或與女伴相互扶持以終老。約自明代中後期起,相繼產生了自梳女和不落家的特殊習俗。由於蠶絲業的興起為女性提供了獨立謀生的機會,這些習俗在封建禮法壓迫下,得以相沿300餘年。在晚清至民國前期達於高潮,直至本世紀30年代以後,才隨著女性社會地位提高和戰亂的影響而漸趨消歇。

飲食

[編輯]

逢簡村餐飲較少,主要是供村民日常飲食的小食店。常出售順德特產小吃,例如大良崩沙、米砂、南乳花生、蘿蔔乾等。價格低廉。

瑞昌樓專門接待大批團客。並不適合一、兩人成行前去品嘗。

遊玩設施

[編輯]

景區內有遊艇可供租借。價格:

150元一小船次、250元一大船次。

榮譽

[編輯]

2017年12月17日,獲評2017中國最美村鎮50強。

2017年11月,榮獲2017名村影響力排行榜300佳。

2019年7月28日,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2020年9月9日 ,被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布為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參考資料

[編輯]
  1. ^ 2023年顺德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2. ^ 2.0 2.1 逢简村委会. 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政務網. 
  3. ^ 粤美乡村 留住乡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节选.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 2021-02-10. 
  4. ^ 4.0 4.1 唯一入选“顺德新十景”的古村,竟藏着千年水乡秘境!. 中共佛山市委宣傳部(順德檔案史志). 2023-03-18. 
  5. ^ 逢简水乡,从“村根”到“粤根”. 中共佛山市委宣傳部(佛山日報). 2022-11-13. 
  6. ^ 碧梧西汉遗址. 佛山市博物館. [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