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納 (澳大利亞首都特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邦納
邦納在澳大利亞首都領地的位置
邦納
邦納
坐標:35°09′51″S 149°07′59″E / 35.1641°S 149.133°E / -35.1641; 149.133
國家 澳洲
一級行政區澳大利亞首都領地
區域坎培拉
面積
 • 總計2.8 平方公里(1.1 平方英里)
人口(2021年普查)
 • 總計7,339人
 • 密度2.5人/平方公里(6.47人/平方英里)
郵政編碼2914
位置17公里(11英里)
(距坎培拉中心商務區北)
城市坎培拉
領地選區耶拉比選區
聯邦選區芬納選區

邦納(英語:Bonner),是位於坎培拉下屬甘加林城區東北部的一個郊區,在南部與阿馬魯和福德隔Horse Park Drive和Mulligans Flat Road接壤,在西部與傑卡隔Roden Cutler Drive接壤,距甘加林鎮中心和坎培拉市中心分別為約4公里和16公里。2010年開始該區開始有人定居。該區得名於澳大利亞第一位原住民議員內維爾·邦納,他在1971年至1984年期間為昆士蘭政府服務[1]

歷史[編輯]

邦納坐落在「馬場」(Horse Park) 的前圍場上,這是愛爾蘭移民約翰·吉萊斯皮和安·吉萊斯皮於1853年建立的羊場。吉萊斯皮家族出身卑微,通過明智地收購「榆樹林」(位於現今的福德)等鄰近財產,增加了他們的田園土地[2]

他們的兒子詹姆斯·吉萊斯皮在建立Mulligans Flat公立學校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學校的遺蹟位於附近的Mulligans Flat Reserve。吉萊斯皮以「巫師」為筆名,定期為《古爾本便士晚報》撰稿。已被提名為首都領地遺產名錄的「Horse Park」宅基地位於傑卡郊區以西一公里處。

2008年,大部分街道被命名。2009年,又有三條街道以當地原住民社區的重要人物命名,包括Lamilami、Mondalmi[3]

人口[編輯]

2016年人口普查顯示,邦納有6,730 人。57.5%的人籍貫為澳大利亞籍。其次最常見的籍貫是印度 9.5%、斯里蘭卡2.3%、巴基斯坦2.3%、中國2.3% 和菲律賓2.2%。52.9%的人在家只說英語。在家中使用的其他語言包括印地語3.3%、烏爾都語3.3%、旁遮普語3.0%、普通話2.6% 和泰盧固語2.5%。對宗教最常見的回答是「無宗教」,占24.7%,天主教占20.6%,印度教占10.4%,伊斯蘭教占8.5%。[4]

設施[編輯]

當地的購物中心位於郊區的地理中心,靠近指定的中等密度住房區域。當地小學位於其學區的中心,該學區包括邦納、福特和傑卡 南部地區。它毗鄰當地中心和運動場。這些設施共同為新郊區創造了一個社會核心。當地小學位於邦納中心,也為東邊的福特和西邊的傑克卡提供服務。學校靠近當地中心、社區設施和運動場。Mulligans Flat 自然保護區位於郊區的東北邊緣。

地理[編輯]

邦納占地283公頃,最高點海拔715米,最南端最低點海拔624米。郊區向南傾斜至金寧德拉渠。橡樹山俯瞰著北部地平線,海拔800米,位於澳大利亞首都特區的西北邊界。

地質[編輯]

邦納的岩石來自志留紀中晚期,被稱為坎培拉組。它們主要是板岩頁岩泥岩。一條英安岩帶沿著西三分之一處東北方向的山脊延伸。白蠟石也出現在邦納西北角的山頂上[5]

參考資料[編輯]

  1. ^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Canberra. Campbell Jnr, Robert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2023-10-24 [202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8). 
  2. ^ Mary Anne Hutchinson married John Gillespie in North Ireland in 1836 and arrived as bounty migrants in Australia in 1841. They worked for William Klensendorlffe at Canberra for two years before taking up residence at Ginninderra.
  3. ^ Public Place Names (Bonner) Determination 2008 (No 2) (use Google)
  4. ^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7 June 2017). "Bonner (State Suburb)". 2016 Census QuickStats. Retrieved 29 June 2017.
  5. ^ Henderson G A M and Matveev G, Geology of Canberra, Queanbeyan and Environs 1:50000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