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第10軍衡陽保護戰陣亡將士之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陸軍第10軍衡陽保護戰陣亡將士之墓,原位於衡陽張家山(今蒸湘區聯合街道),有3900餘具衡陽保衛戰期間犧牲的國軍將士遺骸葬於其中,現不存。[1]

歷史[編輯]

衡陽保衛戰[編輯]

1944年衡陽保衛戰期間,張家山爭奪戰最為慘烈。張家山是一座不足60米高的山包,為爭奪這個據點,中日軍隊累計傷亡7000餘人[1]

抗戰結束後[編輯]

1946年2月,抗戰結束一年後,第十軍預十師師長葛先才帶領60多名士兵重回衡陽,收集衡陽戰場上犧牲將士的遺骸。除葛先才所帶士兵外,還招募了數名衡陽當地市民幫助,滯留在衡陽地區第10軍的60餘名官兵聽聞消息後也加入了葛先才的團隊[1]

在尋覓遺骸過程中,還有衡陽附近地區的烈士家屬趕來認領遺骸,部分遺骸被家屬認回,運回原籍安葬。4個月內,葛先才一行人共收集第十軍將士遺骸3000餘具,在張家山建了一座公墓,集體埋葬於此[1]

中共建政後[編輯]

1950年1月,衡陽當局剷平烈士墓塚,在該地建立氣象台[1][2]

建築[編輯]

參見:郝柏村祭拜張家山墓視頻新聞

1958年,為了興建氣象台,烈士墓原來的墓碑被全部剷平[3]

據張家山老居民戈雲民和肖英回憶,未被拆毀的烈士墓約有5、6米高,圓頂,砌了圍子。據葛先才回憶,合葬冢前有一題曰「陸軍第十軍衡陽保衛戰陣亡將士之墓」的石碑[4]。據何發秋回憶,那塊大理石墓碑大概有4米多高,1米寬[1]

市政協辦公室紀檢組長陳文杰推測,這塊如今已經不見的墓碑,可能被毀,也可能被埋入地底。建議在衡陽市氣象台遷往別處後,應該把紀念碑從張家山底挖出來[4]

紀念活動[編輯]

2014年4月17日,中華民國前行政院長郝柏村,率領退役將領一行人來到張家山鞠躬致意。並呼籲應重新立碑,紀念先烈[3]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王, 志偉. 4000日军命丧小山头 衡阳张家山改名“胜利山”. 長沙晚報. 2015年8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3). 
  2. ^ 血淚與榮耀: 郝柏村還原全面抗戰真相(1937-1945)
  3. ^ 3.0 3.1 黃, 家騰. 郝柏村访衡阳会战遗迹:纪念碑被铲平造气象站. 鳳凰衛視. 2014年4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5月17日). 
  4. ^ 4.0 4.1 王, 靖. 张家山曾有一座“抗战纪念碑”. 衡陽晚報. 2009年10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