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藍
(重新導向自 马蓝)
馬藍 |
||||||||||||||
---|---|---|---|---|---|---|---|---|---|---|---|---|---|---|
科學分類 | ||||||||||||||
|
||||||||||||||
二名法 | ||||||||||||||
Strobilanthes cusia (Nees) Kuntze, 1891 |
馬藍[1](學名:Strobilanthes cusia)又名葴(讀音同「箴」)、南板藍根、板藍[2],是一種爵床科草本植物,中國東南和西南一帶、印度、日本九州、中南半島[3]都有分布,葉和根均可入藥。
形態[編輯]
多年生草本。莖粗壯,圓柱狀至略呈四稜。略分枝,幼枝被褐毛。葉膜質(薄紙質),長10~20公分,寬3-8公分。穗狀花序腋生,長可達15公分;苞片葉狀,匙形或倒披針形,長約 2.5 公分,早落。花無柄,萼片裂至近基部,各瓣形狀不同,長約 2 公分。花冠淡紫色,長可達5公分。花絲無毛,子房末端具腺毛。蒴果無毛,約2.5公分。
分布[編輯]
通常生長於潮濕林地,或為栽培。海拔 100-2000公尺。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海南、四川、臺灣、西藏東南、雲南、浙江。[3] 臺灣中、北部,尤以台北附近極為常見。[1] 又極可能大部份的分布乃栽培所造成。[3]
利用[編輯]
除了藥用,馬藍是早期臺灣所使用的藍染植物的原料之一,因而現在仍有大量的族群逸生野外,尤其臺北郊山[4]。
參考[編輯]
注釋[編輯]
- ^ 1.0 1.1 Fl. Taiwan, 2nd ed. 4: 678, pl. 310. 1998.。
- ^ Fl. China[失效連結] Acanthaceae。
- ^ 3.0 3.1 3.2 Fl. China[失效連結],Acanthaceae:「孟加拉、不丹、印度、寮國、緬甸、泰國、越南」。
- ^ 王淑宜《三峽藍染的前世與今生》[失效連結],「三峽(舊名三角湧),早年曾為馬藍染料植物的主要產地」。
外部連結[編輯]
- 馬藍 Malan 藥用植物圖像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南板藍根 Nanbanlangen 中藥材圖像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南板藍根 Nan Ban Lan Gen 中藥標本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繁體中文)(英文)
![]() |
維基物種中的分類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