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儀銘 (明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儀銘(1382年—1454年),子新山東承宣布政使司萊州府高密縣(今山東省高密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兵部尚書

生平

[編輯]

儀銘為明朝帝師儀智之子,從學於吳訥,天性孝友,有乃父之風[1]明宣宗即位後,侍郎戴綸舉薦,授行在禮科給事中宣德九年(1434年)明宣宗念及其父功勞,改其為翰林院修撰正統三年,參與修纂《明宣宗實錄》,後升任侍講,改郕府左長史[2][3]

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土木之變中被俘,郕王監國,視朝午門。廷臣紛紛彈劾王振,當時呼聲巨大無法聽辨人聲。儀銘跑到郕王膝下上奏,後下旨族殺王振,朝廷方息。明景宗即位後,儀銘參與征討商議等大事。之後因潛邸之恩,授禮部右侍郎。次年兼任經筵官。之後升南京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召為兵部尚書詹事[4]忠襄[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明史》(卷152):「銘少學於吳訥。天性孝友,易直有父風。長子海,錦衣衛百戶。季子泰,舉於鄉,為禮科給事中。並以父恩授雲。」
  2. ^ 明史》(卷152):「季子銘,字子新。宣宗即位,以侍郎戴綸薦,授行在禮科給事中。九年秩滿,帝念智舊勞,改銘修撰。正統三年預修宣廟《實錄》成,遷侍講,後改成郕府長史。」
  3. ^ 《雙槐歲鈔·卷七》郕邸官僚:正統庚申,景皇在郕邸,吏部奉敕擇儒臣為官僚,人皆託故避之。其不得已就者,翰林侍講東萊儀銘為左長史,修撰吳郡楊翥為右長史,訓導嘉興俞山、晉江楊輿為伴讀,中書舍人金陵俞綱為審理正,南昌余儼、太原朱紱為審理副,皆不由科目者。及王即大位,首擢二長史皆侍郎。銘終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翥終禮部尚書。山為鴻臚左寺丞,歷少卿、吏部左右侍郎。輿為戶部郎中,陞南京戶部侍郎。綱擢太僕少卿。晉兵部右侍郎,且竊居內閣,月餘罷。儼遷僉都御史。紱遷大理少卿。人之功名富貴不可豫料如此。綱,字廷立,嘉善之胥山鄉人,後徙金陵。無他材能,以生員薦入翰林,預修《宣廟實錄》,得中書,後驟進,得與密勿,人詫為異。英皇復辟,加太子少保,仍兼侍郎,改南京禮部致仕,快快病卒。其遭逢可謂過分,而綱猶不自足,有女為柯狀元繼室,每述其父觖望之言,殊可笑也。
  4. ^ 明史》(卷152):「郕王監國,視朝午門。廷臣劾王振,叫號莫辨人聲。銘獨造膝前,免冠敷奏。下令旨族振,眾嘩始息。景帝即位,力贊征伐諸大事。尋以潛邸恩,授禮部右侍郎。明年兼經筵官。帝每臨講幄,輒命中官擲金錢於地,任講官遍拾之,號「恩典」。文臣與者,內閣高谷等外,惟銘與俞山、俞綱、蕭鎡、趙琬數人而已。尋進南京禮部尚書。懷獻太子立,加太子太保,召為兵部尚書兼詹事。」
  5. ^ 明史》(卷152):「蘇州、淮安諸郡積雪,民凍餓死相枕。沙灣築河,役山東、河南九萬人,責民間鐵器數萬具。銘請於帝,多所寬恤。因災異,言消弭在敬天法祖,省刑薄斂,節用愛人。錄《皇明祖訓錄》以進,深見獎納。卒,謚忠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