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芝(?—192年),字伯英,中國書法家,張奐之子。[1]東漢敦煌郡淵泉縣(今甘肅安西縣東)人。擅長草書,曹魏書法家韋誕稱他為「草聖」。[2]所以歷史上稱他為「草聖」[3],其書法被稱為「今草」。
他的草書精勁絕倫,張芝的章草系學杜操、崔瑗[4],但又有所創新,成為今草。他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並不是容易得來的。他臨池學書,池水盡黑。[5]梁代庾肩吾在《書品》中說:「張芝工夫第一,天然次之。」王羲之推崇鍾繇、張芝兩家,狂草大師懷素承認從二張(張芝、張旭)得益最多。
- ^ 《後漢書·張奐傳》中說是「敦煌酒泉人也」。一字之差,錯傳一千多年。經清人錢大昕考證,系敦煌淵泉人。
- ^ 上海辭書出版社 《辭海》 1310頁
- ^ 另一位草聖是張旭
- ^ 唐張懷瓘《書斷》稱他「學崔(瑗)、杜(操)之法,因而變之,以成今草,轉精其妙。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於隔行
- ^ 見曾鞏 《墨池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