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Xu/List of notable ports in taiwan area (History)
臺灣地區重要港口的沿革列表或歷史記載中經常使用的港口列表。本文收錄臺灣地區,包括澎湖縣(但不含金門縣、連江縣、南海諸島)海港與河港並存的列表。
年代
[编辑]隋朝
[编辑]南宋朝
[编辑]元朝
[编辑]明朝
[编辑]大員、北港、雞籠、淡水。
荷蘭人時期(1625年-?年)
[编辑]大員、打狗、下淡水、堯港、魍港、笨港、二林、淡水[1]
其中,打狗、下淡水、堯港,為漁業中心[2]
鹿耳門為主要的海上出入港。
清朝、康熙年間
[编辑]大港、彌羅港、打狗港、萬丹港、東港、鱉興港、歐王港、笨港、蚊港、後港、中港、竹塹港[3]
,或;
南崁、竹塹、後龍、鹿仔、二林、台仔穵、莽港、蠔港、打狗仔、下淡水[4]
清朝、雍正年間
[编辑]鹿耳門、打狗港、東港、上淡水、蟯港、八掌港、笨港、海翁港、鹿仔港、大甲西港、二林港、三林港、中港、竹塹港、蓬山港[5]
清朝、乾隆年間
[编辑]鹿耳門、大港、茄藤港、打鼓港、東港、?港、笨港、猴樹港、海豐港、三林港、鹿仔港、水裏港、蓬山港、中港、後港、竹塹港、南嵌港、八里港[6]
清朝、嘉慶年間
[编辑]鹿耳門、打鼓港、蚊港、笨港、淡水港、小雞籠、八尺門、大港、西溪、蠔港、蟯港、東港、茄藤港、放港、社寮港、後灣仔、馬沙溝、歐汪港、布袋澳、茅港尾、鐵線橋、鹼水港、井水港、八掌溪、猴樹港、虎尾溪港、海豐港、二林港、三林港、鹿仔港、洲仔尾、隙仔、喜樹港、萬丹港、灣裡、竿寮、含西、蓬山港(仔小船)、岐後、枋寮、加六堂、謝必益、港、大房、魚房港、魚逮仔穵、象領(小漁船)[7]
清朝、同治年間
[编辑]鹿耳門、郭塞港、新港、洲仔尾、打鼓、旗後、東港、放港、社寮(台灣縣)、鹽水港、笨港、蚊港、猴頭港(嘉義縣)、鹿仔港、三林港(番仔穵)、海豐港、宗元港、水裏港、五叉港(彰化縣)、大安港、後港、中港、香山港、滬尾港、八里坌、雞籠港(淡水廳)烏石、加禮遠、蘇澳、東澳、大南澳、小南澳(噶瑪蘭廳)[8]
清朝、光緒年間
[编辑]安平大港口、四草海口、鹿耳門、郭賽港、二鯤身、打鼓、東港(鳳山縣)樹岑湖、五條港、猴樹港、布袋嘴、鹽水港、笨港、八掌溪、蟯港(嘉義縣)、番仔挖、王功港、鹿港、二林、海豐、挖西港、麥寮、下湖、草港、福安港、梧桐、高密、五叉港(彰化縣)、滬尾、八里坌、雞籠、大甲、大安、中港、香山、竹塹、蓬山港(淡水縣)、蘇澳、烏石、加禮遠(宜蘭縣)、花蓮港(台東州)[9]
日本治理初期
[编辑]類別
[编辑]- [10]國際通商港口
- 基隆港(台北州)
- 淡水港(台北州)
- 安平港
- 高雄港(高雄州)
- 特別輸出入港
- 對中國貿易港,刪除線顯示最後被廢止的港口。
蘇澳港,廢止於1899年。- 舊港港(新竹州)
- 後龍港(新竹州)
- 梧棲港(台中州)
- 鹿港港(台中州)
- 東石港(台南州)
東港,因淤積,廢止於明治42年(1909年)。- 馬公港(澎湖廳)
- 主要地方港及漁港
- 蘇澳港(台北州)
- 花蓮港(花蓮港廳)(米崙港)
- 新港(台東廳)
- 台東港(台東廳)
- 大板埒港(高雄州)
- 海口灣港(高雄州)
單純供漁船停泊之港口皆未列入。
大型建設時程
[编辑]- 基隆港(台北州),明治32年(1899年)開始築港。
- 基隆漁港(今日正濱港與八尺門船渠)昭和9年(1934年5月)竣工。
- 高雄港(高雄州),明治41年(1908年)開始築港(濬港。濬港成果之一為產生「哈瑪星」新生地)。
- 高雄漁港(今日鼓山港與旗津港等),1927年擴建。
- 安平港,1907年濬渫,1935年港口改善。
- 蘇澳港(台北州),1899年不再是特別輸出港。
- 蘇澳漁港(即南方澳港)1923年6月竣工。
- 花蓮港(台東廳/花蓮港廳)(米崙,今花蓮市美崙地區),1931年施工,1939年竣工。
- 新港,(舊稱荖漏)1929年開始築港,1932年竣工。
- 新港漁港,與新港同時完成。
- 梧棲港,日本政府為修築小型漁港,於1939年動工,因戰爭未完工。
- 馬公港,1937年12月開始築港,1941年竣工。
太平洋戰爭時期
[编辑]中華民國光復初期
[编辑]中華民國80年代後期(2000年前後)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 胡興華。《海洋台灣》臺北市:農委會漁業署, 民91(2002年)ISBN 957-01-16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