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他盜龍屬: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Hoseumou留言 | 贡献
內容擴充
Hoseumou留言 | 贡献
內容擴充
第14行: 第14行:
|subfamilia = [[馳龍亞科]] Dromaeosaurinae
|subfamilia = [[馳龍亞科]] Dromaeosaurinae
| genus = '''猶他盜龍屬 ''Utahraptor'''''
| genus = '''猶他盜龍屬 ''Utahraptor'''''
| genus_authority = [[詹姆士·柯克蘭|Kirkland]], [[羅伯特·加斯頓|Gaston]] & [[Donald L. Burge|Burge]], 1993
| genus_authority = [[詹姆士·柯克蘭|Kirkland]], [[羅伯特·加斯頓|Gaston]] & [[唐諾·伯格|Burge]], 1993
| subdivision_ranks = [[種]]
| subdivision_ranks = [[種]]
| subdivision =
| subdivision =
第25行: 第25行:
== 發現 ==
== 發現 ==
[[File:Utahraptor scale.png|left|thumb|猶他盜龍與人類的體型相比]]
[[File:Utahraptor scale.png|left|thumb|猶他盜龍與人類的體型相比]]
猶他盜龍的第一個化石,是在1975年由[[詹姆斯·詹森]](James A. Jensen)所發現,發現於[[猶他州]]東部[[格蘭德縣 (猶他州)|格蘭德縣]]的[[摩押 (猶他州)|摩押市]],但當時並沒有吸引太多注意。之後在1991年,當地發現一個大型腳步趾爪。[[詹姆士·柯克蘭]](James Kirkland)、[[羅伯特·加斯頓]](Robert Gaston)、以及[[唐諾·伯格]](Donald Gaston)前往猶他州格蘭德縣進行挖掘活動,發現許多新化石。該地層屬於[[雪松山組]](Cedar Mountain Formation)的黃貓段、Poison Strip段<ref ref name="Kirkland93">{{Cite journal | last1 = Kirkland | first1 = J.I. | last2 = Burge | first2 = D. | last3 = Gaston | first3 = R. | year = 1993 | title = A large dromaeosaur [Theropoda]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Utah | url = | journal = Hunteria | volume = 2 | issue = 10| pages = 1–16 }}</ref>。[[放射性定年法]]顯示,該地層的地質年代約1億2400萬年前<ref name="McDonald">{{Cite journal|author= McDonald AT |year=2010 |title= New Basal Iguanodonts from the Cedar Mountain Formation of Utah and the Evolution of Thumb-Spiked Dinosaurs |url=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14075 |journal=PLoS ONE |volume=5 |issue=11 |pages= e14075 | doi=10.1371/journal.pone.0014075|editor1-last= Farke|editor1-first= Andrew Allen|pmid= 21124919|pmc= 2989904|author-separator= ,|author2= Kirkland JI|author3= DeBlieux DD|author4= Madsen SK|author5= Cavin J|display-authors= 5|last6= Milner|first6= AR|last7= Panzarin|first7= L}}</ref>。[[模式標本]](編號CEU 184v.86)目前存放在[[東猶他學院]]的史前生物博物館,而最大型的猶他盜龍化石存放在[[楊百翰大學]]。
猶他盜龍的第一個化石,是在1975年由[[詹姆斯·詹森]](James A. Jensen)所發現,發現於[[猶他州]]東部的[[摩押 (猶他州)|摩押市]],但當時並沒有吸引太多注意。之後在1991年,當地發現一個大型腳步趾爪。

在1993年,[[詹姆士·柯克蘭]](James Kirkland)、Robert Gaston、以及Don Gaston在[[猶他州]][[格蘭德縣 (猶他州)|格蘭德縣]]的[[雪松山組]](Cedar Mountain Formation)發現猶他盜龍的化石<ref name="Kirkland93">Kirkland, J.I., Burge, D., and Gaston, R. (1993). "A large dromaeosaur [Theropoda]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Utah." ''Hunteria'', '''2'''(10): 1-16.</ref>。[[模式標本]]目前存放在[[東猶他學院]]的史前生物博物館,但最大型的猶他盜龍化石存放在[[楊百翰大學]]。



[[模式種]]是'''奥斯特羅姆氏猶他盜龍'''(''U. ostrommaysorum''),是猶他盜龍的已知唯一種。屬名意為「猶他的盜賊」,種名是紀念[[美國]][[耶魯大學]]的[[約翰·奧斯特倫姆]](John Ostrom)與Dinamation International的Chris Mays。
[[模式種]]是'''奥斯特羅姆氏猶他盜龍'''(''U. ostrommaysorum''),是猶他盜龍的已知唯一種。屬名意為「猶他的盜賊」,種名是紀念[[美國]][[耶魯大學]]的[[約翰·奧斯特倫姆]](John Ostrom)與Dinamation International的Chris Mays。

2012年5月3日 (四) 09:54的版本

猶他盜龍
化石時期: 白堊紀早期,126 Ma
猶他盜龍的模型
猶他盜龍的模型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超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馳龍科 Dromaeosauridae
亞科: 馳龍亞科 Dromaeosaurinae
屬: 猶他盜龍屬 Utahraptor
Kirkland, Gaston & Burge, 1993
  • 奥斯特羅姆氏猶他盜龍
    U. ostrommaysi
    (模式種)
    Kirkland, Gaston & Burge, 1993

猶他盜龍(屬名:Utahraptor)又名猶他龍,意為「猶他州的盜賊」,是獸腳亞目恐龍的一屬,是馳龍科最大型的物種。生存年代是早白堊紀的晚巴列姆階,約1億2600萬年前[1]。目前只有為一種,奥斯特羅姆氏猶他盜龍U. ostrommaysi)。

發現

猶他盜龍與人類的體型相比

猶他盜龍的第一個化石,是在1975年由詹姆斯·詹森(James A. Jensen)所發現,發現於猶他州東部格蘭德縣摩押市,但當時並沒有吸引太多注意。之後在1991年,當地發現一個大型腳步趾爪。詹姆士·柯克蘭(James Kirkland)、羅伯特·加斯頓(Robert Gaston)、以及唐諾·伯格(Donald Gaston)前往猶他州格蘭德縣進行挖掘活動,發現許多新化石。該地層屬於雪松山組(Cedar Mountain Formation)的黃貓段、Poison Strip段引用错误:<ref>标签有衝突或無效的属性放射性定年法顯示,該地層的地質年代約1億2400萬年前[2]模式標本(編號CEU 184v.86)目前存放在東猶他學院的史前生物博物館,而最大型的猶他盜龍化石存放在楊百翰大學

模式種奥斯特羅姆氏猶他盜龍U. ostrommaysorum),是猶他盜龍的已知唯一種。屬名意為「猶他的盜賊」,種名是紀念美國耶魯大學約翰·奧斯特倫姆(John Ostrom)與Dinamation International的Chris Mays。

猶他盜龍的正模標本包含:顱骨碎片、脛骨、趾爪、以及數節尾椎[3]。根據這些化石,可知猶他盜龍的體型,約是恐爪龍的兩倍[3]。如同其他的馳龍科恐龍,猶他盜龍的第二腳趾擁有大型、彎曲的趾爪;其中一個趾爪長達22公分,生前可能有24公分。猶他盜龍身長可達6.5公尺,高度為2公尺,重量為700公斤[3]。猶他盜龍可能用前肢抓住牠的獵物,並用後肢固定住。最近對於較小的物種迅猛龍的測試,顯示這種趾爪可能用來固定獵物,並使獵物窒息,而非用來劃開獵物的皮膚。

猶他盜龍被認為與較小型的馳龍、以及生存於蒙古的巨大阿基里斯龍有接近親緣關係[3][4]

猶他盜龍的足部,顯示出鐮刀狀的第二趾爪

大眾文化

羅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所著的小說《Raptor Red》是關於一小群猶他盜龍的故事。而Paul Zindel的小說《Raptor》也出現了猶他盜龍,但擁有虛構的特徵,包括趾爪上的有毒分泌物,用來解釋長達6500萬年演化的副作用。猶他盜龍也出現在BBC的電視節目《與恐龍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以及《與恐龍共舞:現場體驗》(Walking with Dinosaurs: The Live Experience)。

參考資料

  1. ^ Kirkland, J.I. and Madsen, S.K. (2007). "The Lower Cretaceous Cedar Mountain Formation, eastern Utah: the view up an always interesting learning curve." Fieldtrip Guidebook,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Rocky Mountain Section. 1-108 p.
  2. ^ McDonald AT; Kirkland JI; DeBlieux DD; Madsen SK; Cavin J; et al. Farke, Andrew Allen , 编. New Basal Iguanodonts from the Cedar Mountain Formation of Utah and the Evolution of Thumb-Spiked Dinosaurs. PLoS ONE. 2010, 5 (11): e14075. PMC 2989904可免费查阅. PMID 21124919. doi:10.1371/journal.pone.0014075.  已忽略未知参数|author-separator= (帮助)
  3. ^ 3.0 3.1 3.2 3.3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Kirkland93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4. ^ Turner, Alan H.; Pol, Diego; Clarke, Julia A.; Erickson, Gregory M.; and Norell, Mark. A basal dromaeosaurid and size evolution preceding avian flight. Science. 2007, 317: 1378–1381. PMID 17823350. doi:10.1126/science.114406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