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新聞: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Jenny0627forever留言 | 贡献
Gink留言 | 贡献
→‎報導爭議:​ Reference edited with ProveIt
第76行: 第76行:
==報導爭議==
==報導爭議==
風向新聞被其他團體及媒體發現與台灣基督教關係密切,被其他媒體或網友批評透過誤導性的標題、引用外媒時誤譯或去脈絡化、使用無法或難以查證的內容、偷渡概念等手法,於新聞中加諸[[基督教右派]]的意識形態,遭[[事件地平線]]、[[報橘]]等媒體同業批評「扭曲事實」、「煽動仇恨」<ref name=":0">{{Cite web|url=https://www.facebook.com/buzzorange/posts/1571068852909158|title=BuzzOrange 報橘|accessdate=2017-05-12|work=facebook|language=zh-Hans}}</ref><ref name=":1">{{cite news|url=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horizonspace/posts/2230269293865732|title=小棋教你帶風向 :以風向新聞為最佳實作範例|author=小棋|date=2017-02-06|publisher=事件地平線}}</ref>。風向新聞引發的部分爭議未必完全是造假虛構,而是選擇性的擷取或放大對於性少數有爭議的資訊,同時忽視反對的資訊。報導中經常引述[[下一代幸福聯盟]](下福盟)、[[台灣宗教團體愛護家庭大聯盟]](護家盟)、[[信心希望聯盟]](信望盟)、[[捍衛家庭學生聯盟]](臺灣家庭協會,捍家盟)、lifesitenews等反同性婚姻、具基督教及天主教背景團體的說法。
風向新聞被其他團體及媒體發現與台灣基督教關係密切,被其他媒體或網友批評透過誤導性的標題、引用外媒時誤譯或去脈絡化、使用無法或難以查證的內容、偷渡概念等手法,於新聞中加諸[[基督教右派]]的意識形態,遭[[事件地平線]]、[[報橘]]等媒體同業批評「扭曲事實」、「煽動仇恨」<ref name=":0">{{Cite web|url=https://www.facebook.com/buzzorange/posts/1571068852909158|title=BuzzOrange 報橘|accessdate=2017-05-12|work=facebook|language=zh-Hans}}</ref><ref name=":1">{{cite news|url=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horizonspace/posts/2230269293865732|title=小棋教你帶風向 :以風向新聞為最佳實作範例|author=小棋|date=2017-02-06|publisher=事件地平線}}</ref>。風向新聞引發的部分爭議未必完全是造假虛構,而是選擇性的擷取或放大對於性少數有爭議的資訊,同時忽視反對的資訊。報導中經常引述[[下一代幸福聯盟]](下福盟)、[[台灣宗教團體愛護家庭大聯盟]](護家盟)、[[信心希望聯盟]](信望盟)、[[捍衛家庭學生聯盟]](臺灣家庭協會,捍家盟)、lifesitenews等反同性婚姻、具基督教及天主教背景團體的說法。

===報導對於學術研究擅改結論===
2017年10月16日,風向新聞記者謝婷婷刊出報導「「變性」找到真自我? 醫師:愈來愈多人後悔」<ref>{{Cite news|url=https://kairos.news/88196|author=謝婷婷|title=變性」找到真自我? 醫師:愈來愈多人後悔|date=2017-10-16|newspaper=風向新聞 {{!}} Kairos.news|accessdate=2017-07-28|language=zh-TW}}</ref>文中指出根據2011年針對瑞典變性者的研究報告指出,有超過300位的變性者曾經歷自殺及精神異常的問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變性不能解決性別不安的問題。但原文結論<ref>{{Cite journal |title=Long-Term Follow-Up of Transsexual Persons Undergoing Sex Reassignment Surgery: Cohort Study in Sweden |author=Cecilia Dhejne, Paul Lichtenstein, Marcus Boman, Anna L. V. Johansson, Niklas Långström, Mikael Landén |url=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16885}}</ref>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sex reassignment, although alleviating gender dysphoria, may not suffice as treatment for transsexualism, and should inspire improved psychiatric and somatic care after sex reassignment for this patient group. 並沒有否定變性手術,反而要求加強手術後護理。


===遭學者批評報導對於學術研究斷章取義 ===
===遭學者批評報導對於學術研究斷章取義 ===

2017年11月24日 (五) 15:39的版本

風向新聞
网站类型
新聞網站
语言國語
總部 中華民國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三段215號4樓
持有者愛傳資訊媒體發展協會
网址kairos.news

風向新聞,前身為2014年由愛傳資訊媒體發展協會[1][2]發行的紙本雜誌kairos大學誌[3],於2015年成立,正式轉型為網路新聞媒體。秘書長是主張維護天主教法典所稱之「自然婚姻[4][5]」價值、反對同性婚姻多元成家法案下一代幸福聯盟[6]家長代表曾獻瑩,曾代表基督教政黨信心希望聯盟擔任北市大安區前立委候選人,曾任基督教台北真理堂傳播部負責人。與基督教台灣信義會台北真理堂旗下機構中華民國基督教牧者訓練協會以及台北市愛網全人關懷協會共用辦公室地址[7]。基督教「愛盟家庭文教基金會」 也使用相同的地址[8] 。而風向新聞的傳真(02)2911-1098,同時也是愛網全人關懷基金會的傳真[9]。風向新聞之新聞內容2016年起在主要入口網站如Yahoo、Google、新浪網上架,並發行手機App、開設Line生活圈帳號,開辦網路節目「風向新聞全民開講」,主持人同為風向新聞秘書長曾獻瑩。2017年起報導於PChome上架。


報導重點

風向新聞聲稱報導著重於「少子化、婚姻(天主教法典所稱之自然婚姻)、反墮胎、單親家庭、家庭貧窮、家暴、虐童、隔代教養、婚前性行為、老人照護、新住民、未成年父母、幼兒養育、性別議題、家庭教育、親職教育、子職教育、情感教育」等家庭議題以及「反毒品/戒菸、性病危害、反網路色情、反兒少性交易、反色情遊戲及色情媒體、家長權益、家長會、校園霸凌、國民教育」等兒少議題。

維護天主教法典所稱之「自然婚姻」價值

  • 2017年8月15日,風向新聞記者馮紹恩刊出報導「伴侶盟促法院判決同婚可合法登記 幸福盟:於法無據」[10]
  • 2017年5月10日,風向新聞記者李明凱刊出報導「『自然婚姻如太陽東方升起無須辯論』 反同婚團體:大法官勿當歷史罪人」[11]
  • 2017年3月3日,風向新聞記者吳雯淇刊出報導「『自然婚姻』才是主流 全球只23國承認同婚!」[12]
  • 2015年8月21日,風向新聞記者紀凡刊出報導「墨8萬人遊行反同婚 美領袖憂同婚後果」[13]
  • 2017年2月19日,風向新聞記者謝婷婷刊出報導「蔡英文接見反同婚團體 籲政府重視婚姻、家庭」[14]

支持家庭主流化政策

  • 2016年1月11日,風向新聞記者蒲孝如刊出報導「曾獻瑩親子音樂會 家長:國家需要重視家庭」[15]
  • 2015年10月27日,風向新聞記者馮紹恩刊出報導「信望盟台中造勢 葉春幸簡孟軒倡家庭關懷」[16]

反對多元性別教育

  • 2017年8月3日,風向新聞記者謝婷婷刊出報導「川普刪逾2億美元避孕計劃預算 改推守貞教育」[17]
  • 2017年5月16日,風向新聞記者謝以慈刊出報導「籲將『賊師』趕出校園 全長聯:落實品格教育」[18]
  • 2017年1月2日,風向新聞記者李明凱刊出報導「性平教育踩到地雷 家長群起掀反對潮」[19]
  • 2016年12月2日,風向新聞記者馮紹恩刊出報導「家長團體怒吼!籲混淆男女性別的意識型態退出校園」[20]
  • 2016年11月5日,風向新聞記者李遊博刊出報導「反對國中小課綱置入『多元性別』網路近2萬人連署支持」[21]

反毒、反色情、防愛滋

  • 2017年8月4日,風向新聞記者畢翠絲刊出報導「PrEP約炮丸要納入健保了 網友痛批:全民拒買單!」[22]
  • 2017年6月9日,風向新聞記者艾以琳刊出報導「毒品零容忍? 反毒陣批:拿公帑辦一級海洛因娛樂用藥講座」[23]
  • 2017年4月20日,風向新聞記者江呈亨刊出報導「司改國是會議提毒品除罪 盧映潔臉書:吸毒是一種「社交功能」」[24]
  • 2016年5月17日,風向新聞記者謝婷婷刊出報導「好萊塢明星真心話大公開 高喊:色情片好毒!」[25]
  • 2016年4月14日,風向新聞記者梁嘉恩刊出報導「戒菸就贏!5月份不吸菸抽30萬獎金」[26]
  • 2016年3月30日,風向新聞記者蒲孝如刊出報導「13歲國中生染淋病 醫嘆:孩子需要教養不是保險套」[27]

報導爭議

風向新聞被其他團體及媒體發現與台灣基督教關係密切,被其他媒體或網友批評透過誤導性的標題、引用外媒時誤譯或去脈絡化、使用無法或難以查證的內容、偷渡概念等手法,於新聞中加諸基督教右派的意識形態,遭事件地平線報橘等媒體同業批評「扭曲事實」、「煽動仇恨」[28][29]。風向新聞引發的部分爭議未必完全是造假虛構,而是選擇性的擷取或放大對於性少數有爭議的資訊,同時忽視反對的資訊。報導中經常引述下一代幸福聯盟(下福盟)、台灣宗教團體愛護家庭大聯盟(護家盟)、信心希望聯盟(信望盟)、捍衛家庭學生聯盟(臺灣家庭協會,捍家盟)、lifesitenews等反同性婚姻、具基督教及天主教背景團體的說法。

報導對於學術研究擅改結論

2017年10月16日,風向新聞記者謝婷婷刊出報導「「變性」找到真自我? 醫師:愈來愈多人後悔」[30]文中指出根據2011年針對瑞典變性者的研究報告指出,有超過300位的變性者曾經歷自殺及精神異常的問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變性不能解決性別不安的問題。但原文結論[31]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sex reassignment, although alleviating gender dysphoria, may not suffice as treatment for transsexualism, and should inspire improved psychiatric and somatic care after sex reassignment for this patient group. 並沒有否定變性手術,反而要求加強手術後護理。

遭學者批評報導對於學術研究斷章取義

2017年7月27日,風向新聞記者吳雯淇刊出報導「研究:同性戀者比異性戀面臨更大的健康危機」[32],文中指出根據《美國醫學協會雜誌(JAMA)》調查研究,男同性戀、女同性戀和雙性戀有比異性戀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包括吸菸、喝酒及情緒問題,還稱其為「性傾向對健康的影響」。然而經旅美學者江河清[33][34][35]查閱原文報導[36]發現,研究者在研究報告原文中大篇幅強調同性戀族群的健康威脅最主要來自社會對性少數族群性別歧視,但在風向新聞報導中卻隻字未提。

遭學者批評捏造、誇大聯合國學者專家的言論

2017年4月6日,風向新聞記者謝婷婷刊出報導「聯合國LGBT專家推廣同志文化 鼓勵變性、人獸交、戀童合法」[37],引述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先驅報》(Buenes Aires Herald)報導、《新美國人》(The New American)專文[38],聲稱聯合國LGBT專家 Vitit Muntarbhorn「鼓勵該國設立『多樣式性的政策』,包含以法律承認變性、人獸交、戀童等多樣性癖好,打破傳統中以男女為主的性概念,擴張到男男女女、動物及孩童,完全顛覆自然秩序。」[39]旅美學者江河清查閱《布宜諾斯艾利斯先驅報》報導原文,發現這項引用參考的內容僅提及「呼籲保障跨性別者權益」[40],江河清揭露此事,並留言質疑「基督教媒體的下限究竟在哪?」[41]。然而另一則參考引用來源極右派刊物《新美國人》(The New American英语The New American)一篇文章[42][a] 作者未有任何根據之看法,該作者認為聯合國支持多元性別(sexual diversity)最終會慢慢地令成年人對未成年性行為和人對動物的性行為合法。

但是聯合國官方原文[43]未提及任何相關被指控之事,而且聯合國支持兒童權利,多個成員國亦傾向於支持動物權利,反對人類對動物以及兒童的剝削行為[44][45][46]

引述指控名醫宣傳使用毒品 遭衛福部駁斥

2017年3月11日,風向新聞記者李遊博刊出報導「爆名醫到處教導娛樂性用藥 滿天星:沒有觸法問題嗎?」[47],內容引述滿天星素人連線的說法,指控榮總名醫顧文瑋到處宣傳毒品、教大學生該如何使用毒品。衛生福利部於其官網公告嚴正駁斥,詳述講座內容談及「什麼是娛樂性藥物?」以及「臺灣對於娛樂性用藥的法規與刑責?」等內容。[48]

遭批評謊報未來每10位英國孩童就有一位是於同志家庭中長大

2017年1月3日,風向新聞記者吳雯淇刊出報導「英同志收養比例飆高 兒福捍衛人士:孩子需要父母雙方關愛」[49]。謊報未來每10位英國孩童就有一位是於同志家庭中長。事實是近百分之10(9.6%)收養機構的兒童為同志伴侶所領養,而被領養的兒童只佔部分英國孩童,不會是英國全部的孩童,不可能會每10位英國孩童就有一位是於同志家庭中長。

誤報「加州兒童賣淫合法化」遭同業指正 自行更正後提告

2017年1月2日,風向新聞記者謝婷婷刊出報導「加州通過兒童賣淫合法 新法案2017年上路」。然而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教授顏聖紘[50]查閱文中所提到的SB1322法案,發現該法案乃為保護未成年人,將性交易中的未成年人視為受害者,因而改以交付保護管束,而非直接加諸刑罰,與賣淫合法化相去甚遠。網路媒體《BuzzOrange報橘》與《事件地平線》對風向新聞的報導提出批評,認為風向新聞惡意曲解。風向新聞於1月9日自行更正新聞標題為〈加州新法案2017年上路 議員:把兒童推向賣淫合法化〉[51],對二家網路媒體發出律師函,自稱捍衛專業名譽。後又於1月26日於自家網站刊登報導,表示將對二家媒體提出告訴。[52]事件地平線獲不起訴。

遭批評報導對於學術研究斷章取義、擅改結論

2016年12月2日,風向新聞記者吳雯淇刊出報導「同志婚姻不快樂? 瑞典研究:已婚同志自殺率為常人3倍」[53],翻自lifesitenew[54]。風向新聞遭批評是不實的惡意添加結論為「究其原因,可歸咎於同性戀者的行為,同性戀者大多擁有多重性伴侶,濫交的結果,導致在城市地區之同性戀者有10-20%的HIV感染者。另外他們也飽受人類皰疹病毒(Epstein-Barr virus)、梅毒及肛門癌等多種疾病之苦。 在疾病纏身之下,各種情緒障礙也隨之出現,導致他們厭世自殺。」把同性戀自殺歸因為濫交的結果。但學術研究的結論為性少數族群經驗到反同污名,因根據 Meyer 的少數族群壓力模型,經驗到歧視事件、預期被拒絕、隱藏或揭露性傾向、內在恐同症、試圖改善處理等歷程,都與性少數偏高的心理疾病與自殺行為有關。另外結論為同性戀者與小孩一起居住對於同性戀者本身的自殺行是一項保護因子。[b]被PTT網友批評「這樣一篇正向又積極關心性少數的研究也能被反同基督教傳媒風向新聞惡意曲解,不只去頭去尾還加油添醋。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教小孩了。[55][56][57]

遭批評報導過於腥羶色

2016年10月31日,風向新聞記者李遊博刊出報導「『18禁!』情慾流動很爽? 同志大遊行不能戳的秘密」[58],遭跨性別平權、女權既反性暴力工作者吳馨恩在關鍵評論網專欄上撰寫「風向新聞『腥羶色』之外,同志大遊行中的反暴力訴求」[59],批評風向新聞刻意報導同志遊行中的腥羶色畫面,忽略當中的多元訴求。

被跨性別平權人士批抄襲投書及誤導讀者

2016年11月21日,風向新聞記者吳雯淇刊出報導「公廁暗藏危機 澳5歲女童誤闖男廁被性侵」[60],大篇幅抄襲前一日跨性別平權、女權既反性暴力工作者吳馨恩投稿《台灣蘋果日報》的評論《「廁所暴力」是女性與跨性別的不幸》[61],原文作者提倡加強廁所隱私設計、安全通報系統,風向新聞卻自行加上了反對跨性別者自由選擇廁所的結論,被原文作者批評這種消費性侵新聞的行為相當無恥[62]

參考名詞

相關團體

參考文獻

  1. ^ 首頁 - 愛傳資訊媒體發展協會. 愛傳資訊媒體發展協會. [2017-03-30] (中文(臺灣)). 
  2. ^ 華人教會名錄. 
  3. ^ 愛傳協會 - kairos大學誌. kairos大學誌. 愛傳協會. 
  4. ^ 梵蒂岡出版社 Libreria Editrice Vaticana. Natural Marriage 詳見於:天主教法典英文版 第七題 婚姻聖事,第1055~1165條,Code of Canon Law - TITLE VII. MARRIAGE (Cann. 1055 - 1165). 
  5. ^ 梵蒂岡出版社. 自然婚姻詳見於:天主教法典中文版 第七題 - 婚姻聖事(1055~1165條) (PDF). 
  6. ^ 中央社. 護家盟拚百萬連署 擋同性婚姻. 
  7. ^ 假中立帶風向, Kairos 風向新聞 原來是基督教✝️媒體! - 公民連線 | 新頭殼 newtalk. Newtalk 新頭殼. [2017-03-30] (中文(臺灣)). 
  8. ^ 愛盟家庭文教基金會. 愛盟家庭文教基金會網站. 
  9. ^ 台灣真相聯盟. 2015年11月17日. 
  10. ^ 馮紹恩. 伴侶盟促法院判決同婚可合法登記 幸福盟:於法無據.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7-08-15 [2017-08-15] (中文(臺灣)). 
  11. ^ 李明凱. 「自然婚姻如太陽東方升起無須辯論」 反同婚團體:大法官勿當歷史罪人.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7-05-10 [2017-05-10] (中文(臺灣)). 
  12. ^ 吳雯淇. 「自然婚姻」才是主流 全球只23國承認同婚!.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7-03-03 [2017-03-03] (中文(臺灣)). 
  13. ^ 紀凡. 墨8萬人遊行反同婚 美領袖憂同婚後果.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5-08-21 [2015-08-21] (中文(臺灣)). 
  14. ^ 謝婷婷. 蔡英文接見反同婚團體 籲政府重視婚姻、家庭.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7-02-19 [2017-02-19] (中文(臺灣)). 
  15. ^ 蒲孝如. 曾獻瑩親子音樂會 家長:國家需要重視家庭.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6-01-11 [2016-01-11] (中文(臺灣)). 
  16. ^ 馮紹恩. 信望盟台中造勢 葉春幸簡孟軒倡家庭關懷.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5-10-27 [2015-10-27] (中文(臺灣)). 
  17. ^ 謝婷婷. 川普刪逾2億美元避孕計劃預算 改推守貞教育.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7-08-03 [2017-08-03] (中文(臺灣)). 
  18. ^ 謝以慈. 籲將「賊師」趕出校園 全長聯:落實品格教育.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7-05-16 [2017-05-16] (中文(臺灣)). 
  19. ^ 李明凱. 性平教育踩到地雷 家長群起掀反對潮.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7-01-02 [2017-01-02] (中文(臺灣)). 
  20. ^ 馮紹恩. 家長團體怒吼!籲混淆男女性別的意識型態退出校園.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6-12-02 [2016-12-02] (中文(臺灣)). 
  21. ^ 李遊博. 反對國中小課綱置入「多元性別」 網路近2萬人連署支持.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6-11-05 [2016-11-05] (中文(臺灣)). 
  22. ^ 畢翠絲. PrEP約炮丸要納入健保了 網友痛批:全民拒買單!.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7-08-04 [2017-08-04] (中文(臺灣)). 
  23. ^ 艾以琳. 毒品零容忍? 反毒陣批:拿公帑辦一級海洛因娛樂用藥講座.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7-06-09 [2017-06-09] (中文(臺灣)). 
  24. ^ 江呈亨. 司改國是會議提毒品除罪 盧映潔臉書:吸毒是一種「社交功能」.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7-04-20 [2017-04-20] (中文(臺灣)). 
  25. ^ 謝婷婷. 好萊塢明星真心話大公開 高喊:色情片好毒!.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6-05-17 [2016-05-17] (中文(臺灣)). 
  26. ^ 梁嘉恩. 戒菸就贏!5月份不吸菸抽30萬獎金.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6-04-14 [2016-04-14] (中文(臺灣)). 
  27. ^ 蒲孝如. 13歲國中生染淋病 醫嘆:孩子需要教養不是保險套.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6-03-30 [2016-03-30] (中文(臺灣)). 
  28. ^ BuzzOrange 報橘. facebook. [2017-05-12] (中文(简体)). 
  29. ^ 小棋. 小棋教你帶風向 :以風向新聞為最佳實作範例. 事件地平線. 2017-02-06. 
  30. ^ 謝婷婷. 變性」找到真自我? 醫師:愈來愈多人後悔.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7-10-16 [2017-07-28] (中文(臺灣)). 
  31. ^ Cecilia Dhejne, Paul Lichtenstein, Marcus Boman, Anna L. V. Johansson, Niklas Långström, Mikael Landén. Long-Term Follow-Up of Transsexual Persons Undergoing Sex Reassignment Surgery: Cohort Study in Sweden. 
  32. ^ 吳雯淇. 研究:同性戀者比異性戀面臨更大的健康危機.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7-07-27 [2017-07-28] (中文(臺灣)). 
  33. ^ 江河清 - blog. facebook. [2017-07-28] (中文(简体)). 
  34. ^ 想想論壇. 江河清 - 小英基金會合作媒體 - 想想論壇 - 專欄作家. 
  35. ^ 端傳媒. 江河清-born-that-way. 
  36. ^ Fr. Mark Hodges. Homosexuals face greater health risks than heterosexuals: study. LifeSiteNews. [2017-07-28] (美国英语). 
  37. ^ 謝婷婷. 聯合國LGBT專家推廣同志文化 鼓勵變性、人獸交、戀童合法.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7-04-06 [2017-07-28] (中文(臺灣)). 
  38. ^ Alex Newman. UN LGBT Czar on Indoctrinating Children: "The Younger the Better". The New American. 
  39. ^ 謝婷婷. 聯合國LGBT專家推廣同志文化 鼓勵變性、人獸交、戀童合法.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7-04-06 [2017-04-08] (中文(臺灣)). 
  40. ^ Argentina in brief. buenosairesherald.com. [2017-04-08]. 
  41. ^ 江河清 - blog. facebook. [2017-04-08] (中文(简体)). 
  42. ^ Alex Newman. UN LGBT Czar on Indoctrinating Children: "The Younger the Better". The New American,. 
  43. ^ Vitit Muntarbhorn. End of Mission Statement by the United Nations Independent Expert on protection against violence and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 identity, Mr. Vitit Muntarbhorn, of his visit to Argentina. United Nations. 
  44. ^ UN adopts ‘groundbreaking’ animal welfare policies. globalmeat news. 2016-10-19. 
  45. ^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46. ^ EU supports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animal welfare. 
  47. ^ 李遊博. 爆名醫到處教導娛樂性用藥 滿天星:沒有觸法問題嗎?.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7-03-11 [2017-07-28] (中文(臺灣)). 
  48. ^ 嚴正駁斥KAIROS風向新聞「爆名醫到處教導娛樂性用藥/滿天星:沒有觸法問題嗎?」對醫師演講內容之不實質疑. 
  49. ^ 吳雯淇. 英同志收養比例飆高 兒福捍衛人士:孩子需要父母雙方關愛. 風向新聞 | Kairos.news. 2017-01-03 [2017-07-28] (中文(臺灣)). 
  50. ^ 顏聖紘 Shen-Horn Yen. facebook. [2017-08-05] (中文(简体)). 
  51. ^ 謝婷婷. 加州新法案2017年上路 議員:把兒童推向賣淫合法化. 風向新聞. 2017-01-02. 
  52. ^ 李明凱. 遭誣陷假新聞 《風向新聞》提告《BuzzOrange報橘》、《事件地平線》毀謗以捍名譽. 風向新聞. 2017-01-26. 
  53. ^ 吳雯淇. 同志婚姻不快樂? 瑞典研究:已婚同志自殺率為常人3倍. 風向新聞. 2016-12-02. 
  54. ^ Matthew Cullinan Hoffman. People in homosexual ‘marriages’ almost 3 times more likely to commit suicide: study. life site news (英语). 
  55. ^ PTT網友believetruth. Re: [新聞] 瑞典研究:已婚同志自殺率為常人3倍. 
  56. ^ Suicide in married couples in Sweden: Is the risk greater in same-sex couples?. 
  57. ^ Suicide in married couples in Sweden: Is the risk greater in same-sex couples? (PDF). 
  58. ^ 李遊博. 「18禁!」情慾流動很爽? 同志大遊行不能戳的秘密. 2016/10/31 [2016/10/31]. 
  59. ^ 吳馨恩. 風向新聞「腥羶色」之外,同志大遊行中的反暴力訴求. 關鍵評論網. 2016/11/05 [2016/11/05]. 
  60. ^ 吳雯淇. 公廁暗藏危機 澳5歲女童誤闖男廁被性侵. 風向新聞. 2016-11-21. 
  61. ^ 吳馨恩. 「廁所暴力」是女性與跨性別的不幸. 蘋果日報. 2016-11-20. 
  62. ^ 吳馨恩. 請協助廣發,提告教會媒體 Kairos 風向新聞 抄襲聲明. 吳馨恩. 2016-11-23. 

外部連結

參考文本

  1. ^ The term “sexual diversity” in UN-speak refers not to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but to homosexuality, bisexuality, fornication, gender confusion, and other perversions of the natural sexual order that has reigned throughout almost all of the world throughout almost all of human history. Even bestiality and pedophilia are slowly being "legitimized" and brought under the “sexual diversity” banner.
  2. ^ Possible explanations of our findings include that sexual minority individuals experience anti-gay stigma and are at higher risk for depression than their heterosexual peers [27], which is the most prominent risk factor for suicide [28]. According to Meyer’s minority stress model [29], the experience of prejudice events, expectations of rejection, hiding and concealing of one’s sexual identity, internalized homophobia, and ameliorative coping process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d levels of mental ill health and suicidal behavior among sexual minorities [30]. Lastly, living with children is a protective factor for suicide [31] and a higher proportion of heterosexual women and men were living with children compared to same-sex married women and men in our study. This could therefore explain some of the difference in suicide risk between sexual minority and majority people in our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