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傑佛瑞·薩克斯: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Normchou留言 | 贡献
Normchou留言 | 贡献
→‎生平:​ 扩展
第7行: 第7行:


==生平==
==生平==
1985年,傑佛瑞·薩克斯擔任[[玻利維亞]]的經濟顧問,他提出的經濟改革方案經由[[贡萨洛·桑切斯·德洛萨达]]的推行,解決了玻利維亞當時面對的[[恶性通货膨胀]]問題。這套作法,後來被稱為[[休克療法 (經濟學)|休克療法]]。然而,当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初采用他的休克疗法后陷入贫困时<ref name="McClintick">{{cite news|last=McClintick|first=David|date=13 January 2006|title=How Harvard Lost Russia|url=https://www.institutionalinvestor.com/article/b150npp3q49x7w/how-harvard-lost-russia|work=[[Institutional Investor (magazine)|Institutional Investor]]|location=New York City|access-date=27 June 2022}}</ref>, 一些西方媒体称他为“冷酷无情的新自由主义者”<ref name="ds101120">{{cite web|last1=Bidder|first1=Benjamin|date=10 November 2020|title=Economist Jeffrey Sachs on the U.S. After the Election|url=https://www.spiegel.de/international/world/economist-jeffrey-sachs-on-the-u-s-after-the-election-a-18b6cc82-8db3-48e9-a55e-85a87c042b0d|access-date=25 April 2021|website=www.spiegel.de|language=en}}</ref><ref name=":0">{{Citation|last=Marangos|first=John|title=The Shock Therapy Process of Transition|date=2013|url=https://doi.org/10.1057/9781137327260_5|work=Consistency and Viability of Islamic Economic Systems and the Transition Process|pages=139–186|editor-last=Marangos|editor-first=John|place=New York|publisher=Palgrave Macmillan US|language=en|doi=10.1057/9781137327260_5|isbn=978-1-137-32726-0|access-date=2021-05-03}}</ref>。
1985年,傑佛瑞·薩克斯擔任[[玻利維亞]]的經濟顧問,他提出的經濟改革方案經由[[贡萨洛·桑切斯·德洛萨达]]的推行,解決了玻利維亞當時面對的[[恶性通货膨胀]]問題。這套作法,後來被稱為[[休克療法 (經濟學)|休克療法]]。


==争议==
==争议==

2023年2月4日 (六) 23:00的版本

杰佛瑞·萨克斯

傑佛瑞·大衛·薩克斯(英語:Jeffrey David Sachs,1954年11月5日 ),出生於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美國經濟學家,專長於發展經濟學,以擔任拉丁美洲東歐前南斯拉夫前蘇聯亞洲非洲的經濟顧問而聞名。現為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可持續發展中心的主任及教授,同時為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特別顧問。從2002年到2006年,他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的特別顧問及聯合國千年計劃的總負責人。

曾提出“休克療法”(雖然他自己並不喜歡這個名稱)做為玻利維亞波蘭俄國經濟危機的解決方法。他也曾提出“臨床經濟學”的想法,針對各個國家的不同狀況來擬定發展策略。他曾與國際機構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處理減少貧窮、債務減免和疾病控制——特別是愛滋病——的問題,而因此聞名。2022年獲唐獎永續發展奬。[1]

萨克斯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因其对经济学的看法、COVID-19的起源以及对中国政府的拥护而受到批评。

生平

1985年,傑佛瑞·薩克斯擔任玻利維亞的經濟顧問,他提出的經濟改革方案經由贡萨洛·桑切斯·德洛萨达的推行,解決了玻利維亞當時面對的恶性通货膨胀問題。這套作法,後來被稱為休克療法。然而,当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初采用他的休克疗法后陷入贫困时[2], 一些西方媒体称他为“冷酷无情的新自由主义者”[3][4]

争议

2018年12月,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应美国的要求在加拿大被捕。美国寻求引渡她,后者则面临涉嫌违反对伊朗制裁的指控。在孟晚舟被捕后不久,萨克斯写了一篇文章,他说孟晚舟事件是美国政府试图遏制中国,并指责美国寻求引渡她是“虚伪的行为”。他写道,因违反制裁而被罚款的几家美国公司的高管都没有被逮捕。在他发表了这篇文章并受到批评后,萨克斯关闭了他的社交媒体推特账户。亚洲协会高级研究员艾萨克·斯通·菲什指出,萨克斯曾为华为写过宣传文章,并质疑萨克斯是否得到了华为的报酬。萨克斯说他没有得到报酬[5][6]

2020年6月,萨克斯再次为华为辩护,认为美国针对华为的行为不仅仅是为了安全[7]。在2020年出版的《隐藏的手》一书中,作者克莱夫·汉密尔顿和马雷克·奥尔堡对萨克斯为华为辩护的一篇文章进行了评论。汉密尔顿和奥尔堡写道,由于萨克斯与华为有密切的关系,包括他之前提出华为是“我们共同的数字未来愿景”,因此他的文章的意义和影响力有限。作者还指称,萨克斯与一些中国国家机构和以及能源公司中国华信能源有联系,并且还曾为后者演讲[8]

在2021年1月的一次采访中,萨克斯多次回避了有关中国镇压维吾尔族人的问题,并通过影射“美国犯下的巨大人权侵犯行为”来分散焦点[9]。此事发生后,有19个社会团体联合写信给哥伦比亚大学,质疑萨克斯的言论[10]。信中写道,萨克斯采取了与中国外交部一致的立场,利用美国政府侵犯人权的历史来偏离话题,以此回避对中国政府迫害维吾尔人的讨论。这些社会团体继续写道,萨克斯“背叛了他的机构的使命”,轻视了那些被中国政府压迫的人的观点。《全球主义者》杂志主编Stephan Richter和前美国外交官J.D. Bindenagel写道,萨克斯正在“积极使用经典的共产主义宣传伎俩”[11]

萨克斯说他“相当相信”COVID-19是来自“美国实验室的生物技术”。欧盟认为这是中国政府释放的有关COVID-19的假消息[12]

2022年8月,萨克斯接受了反疫苗阴谋论者小罗伯特·肯尼迪的播客采访,他指责安东尼·福奇等官员对COVID的起源“不诚实”[13]

萨克斯是《柳叶刀》杂志COVID-19委员会的主席。2022年9月,《柳叶刀》组建的一个小组发表了一份关于COVID-19大流行病的报告。报告称该病毒可能来自美国的一个实验室,而这一观点长期以来得到萨克斯的支持。对此,病毒学家Angela Rasmussen评论说,这可能是《柳叶刀》作为科学和医学权威期刊“最可耻的时刻之一”。病毒学家David Robertson说,暗示美国实验室参与了COVID-19大流行是“疯狂的猜测”,并认为看到这样一份在如此重要的话题上发表无稽之谈的报告,令人失望[14]

参考文献

  1. ^ 唐獎第5屆永續發展獎 傑佛瑞薩克斯獲殊榮. [2022-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2). 
  2. ^ McClintick, David. How Harvard Lost Russia. Institutional Investor (New York City). 13 January 2006 [27 June 2022]. 
  3. ^ Bidder, Benjamin. Economist Jeffrey Sachs on the U.S. After the Election. www.spiegel.de. 10 November 2020 [25 April 2021] (英语). 
  4. ^ Marangos, John, Marangos, John , 编, The Shock Therapy Process of Transition, Consistency and Viability of Islamic Economic Systems and the Transition Proces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US), 2013: 139–186 [2021-05-03], ISBN 978-1-137-32726-0, doi:10.1057/9781137327260_5 (英语) 
  5. ^ Columbia's Jeffrey Sachs Quits Twitter After Criticism of Huawei Article. Bloomberg News. Bloomberg News. January 1, 2019 [April 23, 2021]. 
  6. ^ Columbia University Economics Professor Quits Twitter After Huawei Article Backlash. Fortune. 201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2). 
  7. ^ Vaswani, Karishma. US China cold war 'bigger global threat than virus'. BBC News. 21 June 2020 [24 April 2021]. 
  8. ^ Hamilton, C.; Ohlberg, M. Chapter 11: Think tanks and thought leaders § Opinion-makers. Hidden Hand: Exposing How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s Reshaping the World. Oneworld Publications. 2020 [April 25, 2021]. ISBN 978-1-78607-784-4. 
  9. ^ Allen-Ebrahimian, Bethany. Rights groups question Columbia over professor's interview. Axios. 23 February 2021 [21 April 2021]. 
  10. ^ Allen-Ebrahimian, Bethany. Rights groups question Columbia over professor's interview. Axios. 23 February 2021 [21 April 2021]. 
  11. ^ Richter, Stephan; Bindenagel, J.D. Jeffrey Sachs: Xi Propagandist?. The Globalist. March 4, 2021 [April 22, 2021]. 
  12. ^ Borrell's adviser pushes China's contested claim that COVID came from US. POLITICO. July 12, 2022. 
  13. ^ Diamond, Dan. 'Untrustworthy and ineffective': Panel blasts governments' covid response. The Washington Post. 14 September 2022 [4 October 2022]. 
  14. ^ Gustaf Kilander. Lancet report claiming Covid could have come from US lab prompts anger. The Independent. 16 September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