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瑙陨石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瑙陨石坑
月球轨道器4号拍摄的图像
纬度60.75°S
经度14.94°E
直径41.9公里
深度2.12公里
月面座標日出时346°
命名来源阿道夫·戈特弗里德·基瑙英语Adolph Gottfried Kinau [1]

基瑙陨石坑(Kinau)是月球正面南半部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45.5-39.2亿年前的前酒海纪[1],其名称取自十九世纪德国新教牧师业余天文学家阿道夫·戈特弗里德·基瑙英语Adolph Gottfried Kinau(Adolph Gottfried Kinau,1814年-1888年)[2],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描述[编辑]

该陨坑的西侧紧邻扎奇环形山、西北偏北靠近雅可比环形山坦纳乌斯陨石坑位于它的东北、东南偏东和西南分别坐落了穆图什环形山彭特兰环形山[3]。该陨坑的中心月面坐标60°45′S 14°56′E / 60.75°S 14.94°E / -60.75; 14.94,直径41.9公里[4],深度2.12公里[5]

基瑙陨石坑受长时期的撞击而严重侵蚀,其东北侧坑壁明显向内凹入,西北侧内外壁因一对杯状坑的覆盖而完全损毁,其余部分边缘也已磨损,沿坑壁坐落了数座小陨坑,整体外观近似扭曲的六边形状。基瑙陨石坑的坑壁高出周边地形1040米[1],内部容积约1300立方千米[1]。陨坑内侧壁相对较低,坡壁较为平整,坑底表面大致平坦,除散布有一些细小的陨坑外,几乎没有其它特征。中心点附近是一处连接了西北撞击坑的隆起地形 [6]

卫星陨石坑[编辑]

按惯例,最靠近基瑙陨石坑的卫星坑将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它的中心点旁边[7]

戴维·坎贝尔图片
基瑙 纬度 经度 直径
A 62.1° S 20.0° E 35 公里
B 61.6° S 19.2° E 8 公里
C 60.6° S 20.5° E 30 公里
D 60.6° S 18.5° E 27 公里
E 60.1° S 20.0° E 7 公里
F 62.1° S 13.5° E 10 公里
G 61.5° S 12.7° E 25 公里
H 59.8° S 19.7° E 6 公里
J 59.6° S 16.0° E 5 公里
K 58.6° S 18.1° E 10 公里
L 59.3° S 18.8° E 11 公里
M 60.4° S 14.3° E 12 公里
N 61.4° S 15.5° E 7 公里
P 61.4° S 17.4° E 5 公里
Q 62.4° S 21.1° E 11 公里
R 59.9° S 11.6° E 61 公里

备注[编辑]

  1. ^ 2007年4月美国地质调查局从官方名单中撤去了植物学家C.A.基瑙的名字,并更正为阿道夫·戈特弗里德·基瑙。[2]

参引资料[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