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 (新北市舊地名)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山(西班牙語:faisán荷蘭語GaijsanGagaisan),是台灣新北市西南區域的舊稱,原指今樹林鶯歌三峽等區,清治擴增至今新莊區桕子林、西盛一帶,嘉慶道光年間擴增至今桃園市大溪區日治時擴增至今板橋土城中和永和等區。學者翁佳音認為此地名源自荷蘭時代對該地的稱呼「Gaijsan」,有推測為當地原住民語音譯[1],翁佳音推定為西班牙統治時的西班牙語:faisán以荷語轉譯,意為野雞、,西班牙文獻中記載此地盛產非紅喙的石雞,至今三峽仍留存有「白雞」的地名。荷蘭文獻記載的「Spruijt nae Gaijsan」,意為(由淡水上溯)「往海山之溪」,學者劉益昌釐訂為五股冷水坑溪五股坑溪支流),中村孝志譯為「海山川」,往下在關渡的正對岸匯入淡水河,往上至新莊的海山口一帶。由海山口往西南可通往海山。

荷蘭村社戶口表記載海山與今五股、泰山等區原為猫里宗社領域(荷蘭語:BaritschoenBaritson,「猫」台語,與貓不同字),可能與八里坌社有關,在荷治時1650年代幾乎被後壠社殲滅,遷逃到淡水河對岸。鄭氏統治末期1682年,鄭軍為抗清軍來襲,在雞籠重兵鎮守,在淡水、雞籠等地對原住民男女老幼橫徵暴斂,族人不堪奴役,於是淡水、雞籠直到新港竹塹諸社皆起而抗暴。清治時1699年,淡水頭目冰冷與南到吞霄卓𤪱卓霧等人通謀互應,率眾射殺官員以及盡殺與官府合作的民眾。後來漢人入墾海山地方,土地大抵是漢人向桃園的霄裡龜崙兩社承墾。[2]:69-70,142-149

1713年由賴科、王謨、鄭珍、朱焜侯等人組成陳和議墾號,首次請墾海山地方,隨後遂有海山庄之設立,在今新北市樹林、鶯歌、三峽等區及新莊區桕子林、西盛一帶。 1760年代以後改為海山堡,除今樹林、鶯歌、三峽等區,擴增今桃園市大溪區,日治初期仍沿用此區劃。

日治1920年合併原海山堡、擺接堡改制為海山郡,以海山為名、郡治設在擺接(在今板橋;日治時常有兩區合併時,以一區為名、另一區設治的例子),為台北州的行政區劃之一,今樹林、鶯歌、三峽、板橋、土城、中和、永和等區。 戰後1945年海山郡廢除,1946年設立海山區,轄板橋、鶯歌(後分為鶯歌鎮樹林鎮)、三峽、土城及中和(後分為中、永和)五鄉鎮,1947年裁撤。[3]歷代行政區經多次改制裁撤後,當地人至今仍稱此區域為海山,許多當地事物冠以海山為名。

參考文獻[编辑]

  1. ^ 曾品滄. 海山庄. 台灣大百科全書. 文化部. 2009-09-09. 
  2. ^ 翁佳音. 第四章·淡水河口·18.Spruijt nae Gaijsan 往海山之溪;第七章·論十三行遺址的主人:荷蘭時代的十三行番社. 大台北古地圖考釋.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8-06: 69–70,142–149 [原荷文報告1654年]. ISBN 957-02-2084-8 –通过掃描版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台灣鄉土文獻影像;數位版抄本中研院台灣研究網路化. 
  3. ^ 王世慶. 海山史話(上). 台北文獻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1976-09, (直字第37期): 49–131. ISSN 1021-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