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地法(梵文:mahā-bhūmika dharma),又称遍大地法十大地法 (daśa mahābhūmikā dharmāḥ),佛教术语,是心所的分类法之一,由说一切有部提出。有十种心所被分类为大地法之中,包括作意胜解三摩地等十个心所。大地法可通于,与一切相应俱起。

俱舍论》将其列入五位七十五法之中。唯识学派将其列入五位百法中。它相当于《摄阿毘达摩义论》中五十二心所法中的通一切心心所

定义[编辑]

说一切有部认为,大地法可与一切心相应俱起,所以称为大地法[1][2][3]

  1. 作意
  2. 胜解
  3. 三摩地

参见[编辑]

  • 五遍行五别境
  • 大烦恼地法
    • 大毗婆沙论?》认为,大地法中的念、慧、三摩地、作意、胜解五者,与大烦恼地法的忘念、不正知、心乱、非理作意、邪胜解,其定义有重复之处;主要差别在于,大地法通于染污与不染污,大烦恼地法只有染污[5]。《俱舍论》认为失念、心乱、不正知、非理作意、邪胜解这五者应列在大地法中,大烦恼地中只列六法[6]

注释[编辑]

  1. ^ 《大毘婆沙论》卷16:“问:大地法是何义?答:大者,谓心。如是十法,是心起处,大之地故;名为大地。大地即法,名大地法。有说:心名为大。体用胜故。即大是地,故名大地。是诸心所所依处故。受等十法,于诸大地,遍可得故;名大地法。有说:受等十法,遍诸心品,故名为大。心是彼地,故名大地。受等即是大地所有,名大地法。”
  2. ^ 《大毘婆沙论》卷42:“问大地法等有何义耶?答:若法,一切心中可得,名大地法。谓,若染污、不染污,若有漏、无漏,若善、不善、无记,若三界系、不系,若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若见所断、修所断、不断,若在意地,若五识身,一切心中皆可得,故名大地法。”
  3. ^ 《俱舍论》卷4:“地谓行处,若此是彼所行处,即说此为彼法地。大法地,故名为大地。此中若法大地所有,名大地法,谓法恒于一切心有。”
  4. ^ 大毘婆沙论》卷42:“大地法有十种:一受。二想。三思。四触。五欲。六作意。七胜解。八念。九三摩地。十慧。”
  5. ^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42:“此二种大地法,名虽二十,体唯十五。谓大地法中,受、想、思、触、欲,名五,体亦五。大烦恼地法中,不信、懈怠、放逸、掉举、无明,亦名五,体亦五。所馀十法,名虽有十,体唯有五。谓大烦恼地法中妄念,即大地法中念。不正知,即彼慧。心乱,即彼三摩地。非理作意,即彼作意。邪胜解,即彼胜解。然大地法通染污、不染污。大烦恼地法,唯染污。念等五法顺善品胜,多建立在诸善品中。或有生疑,唯不染污故,复说在烦恼地中。”
  6. ^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4:“意旨者何?谓失念、心乱、不正知、非理作意、邪胜解,已说彼在大地法中;不应重立为大烦恼地法。如无痴善根,慧为体故;非大善地法。彼亦应尔。即染污念,名为失念。染污等持,名为心乱。诸染污慧,名不正知。染污作意胜解,名为非理作意,及邪胜解。故说:若是大地法;亦大烦恼地法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