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伏安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典型循環伏安圖

循環伏安法英文cyclic voltammetry, CV)是改變電位以得到氧化還原電流方向之方法。主要是以施加一循環電位的方式來進行,從一起始電位以固定速率施加到一終點電位,再以相同速率改變回起始電位,此為一個循環,可繪製一可逆氧化反應物分析所得的CV圖,當從低電位往高電位掃瞄時,會使分析物產生一氧化電流的氧化峰anodic peak),此CV圖可幫助我們判斷在何種電位時會發生氧化反應。

實驗方法[編輯]

圖 2. 循環伏安法中外加電位曲線

三電極系統[編輯]

循環伏安法使用三電極系統,即往待測溶液中通三個電極,分別是工作電極(指示電極)、參比電極和輔助電極。[1]

工作電極[編輯]

常用工作電極英語Working_electrode有金或鉑圓盤電極、玻璃碳電極、懸汞電極、汞膜電極等。所研究的氧化還原反應在工作電極表面發生。電極適用範圍與電極材料本身與測試溶液的性質有關。例如,電極施加正電位至水氧化為O2,或施加負電位至水還原為H2,會干擾測定。汞電極的應用是因為H2在汞表面有較高的超電位。實驗前往溶液中通氮氣也是為了除氧。

化學修飾電極英語Chemically_modified_electrode(CME)的研究常使用循環伏安法。[2]CME在作為工作電極,循環伏安圖是其重要的電極性質表徵。以及使用循環伏安過程進行電極的修飾。

金屬電極和碳電極使用前通常需要拋光,方法是用一定粒徑的Al2O3做研磨劑,在砂紙上打磨電極,並且使用超聲清洗英語Sonication[3]

參比電極[編輯]

參比電極擁有穩定的電勢,而與待測溶液的物種濃度無關。這類電極通常為兩種固相的電對,例如常用的銀-氯化銀電極(0.197V)和飽和甘汞電極(0.241V)。用於確定零電位的標準氫電極也是一種參比電極。在循環伏安法中,藉由控制參比電極上零電流通過,由工作電極和參比電極間電勢差測得工作電極電勢。

輔助電極[編輯]

輔助電極英語Auxiliary_electrode是用來完成電流迴路的。循環伏安法中,電流在工作電極與輔助電極之間流過(方向取決於當前處於循環的氧化階段或還原階段)。參比電極上零電流通過是為了其電勢絕對值的穩定,由此確保工作電極電勢測量值的穩定。但氧化還原反應需要有電流迴路,因此需要引入輔助電極。輔助電極通常擁有比工作電極大得多的表面積,例如鉑絲電極。

線性掃描電壓[編輯]

循環伏安法中,調節的是工作電極和參比電極間電壓,測量的是通過工作電極和輔助電極間的電流。實驗參數有掃描速率(V/s),起始電位、換向電位和終止電位。例如圖二中陰極電位施加於工作電極,且隨時間還原性增強,此時溶液中的物質在電極表面發生還原反應,產生還原電流。至t1時電位變化趨勢轉向,若氧化還原電對可逆,則之間在電極表面被還原的物質再度被氧化,又產生一氧化電流。實驗結果由電流(i)對電位(E)作圖表示,稱為循環伏安圖。電對可逆程度越高,氧化電流和還原電流峰的形狀越接近。

特性[編輯]

若電極和物質間電子轉移是快速的,且反應由擴散控制,電極過程涉及電極附近擴散層中的溶質只占溶液中微小部分,則峰電流滿足Randles–Sevcik方程英語Randles–Sevcik equation,表現為與掃描速度的1/2次方成正比:[4]

或者將常量數值代入,在25 °C下:[5]

  • ip = 峰電流(A)
  • n = 氧化還原電對互變的電子轉移數
  • A = (平行板)電極的表面積(cm2)
  • F = 法拉第常數(96,485 C/mol)
  • D = 擴散係數(cm2/s)
  • C = 高價態物種的初始濃度(mol/cm3)
  • ν = 掃描速率(V/s)
  • R = 氣體常數R(J K−1 mol−1)
  • T = 體系溫度(K)

與Randles–Sevcik方程的偏離說明氧化還原電對不是理想的可逆電對,可能因素包括配體的結合與解離、構型轉換、或分步反應等。

除了峰電流與掃描速度的關係,從循環伏安圖判斷氧化還原電對的可逆性還有兩個重要判據:

  • 還原峰電流與氧化峰電流近似相等;
  • 25 °C下,還原峰電位與氧化峰電位之差的理論值[6]

通常的實驗條件得到的ΔEp大於理論值,可能達到70至80 mV。從已知可逆電對循環伏安圖的ΔEp可檢驗電極的質量。

應用[編輯]

峰電流與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物質濃度成正比,循環伏安法是一種靈敏度高的定量方法。從測定藥品含量,到無擾測定培養液的細胞濃度。[7]定量分析的應用廣泛。定性分析上,它廣泛用於研究氧化還原過程,[8][9]電子轉移的動力學等。[10]

參考資料[編輯]

  1. ^ 方惠群等. 仪器分析. 科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03-009902-0. 
  2. ^ Murray, Royce W.; Andrew G. Ewing, and Richard A. Durst. 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s molecular design for electroanalysis. Analytical Chemistry. 1987, 59 (5): 379A–390A. 
  3. ^ 陳國松; 陳昌雲. 仪器分析实验.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5055188. 
  4. ^ P. Zanello, "Inorganic Electrochemistry: Theory,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03. ISBN 0-85404-661-5
  5. ^ Crouch, Stanley R and Skoog, Douglas A: "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Cengage Learning 2006, ISBN 0-49501-201-7
  6. ^ Nicholson, R. S.; Irving. Shain. Theory of Stationary Electrode Polarography. Single Scan and Cyclic Methods Applied to Reversible, Irreversible, and Kinetic Systems.. Analytical Chemistry. 1964-04-01, 36 (4): 706–723. doi:10.1021/ac60210a007. 
  7. ^ Wightman, R. Mark. Probing Cellular Chemistry in Biological Systems with Microelectrodes. Science. 2006, 311 (5767): 1570–1574 [2017-01-28]. PMID 16543451. doi:10.1126/science.1120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8. ^ Nicholson, R.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Cyclic Voltammetry for Measurement of Electrode Reaction Kinetics. Anal. Chem. 1965, 37: 1351–1355 [2017-01-28]. doi:10.1021/ac60230a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1). 
  9. ^ Geiger, W. E., "Reflections on Future Directions in Organometallic Electrochemistry", Organometallics 2011, volume 30, pp. 28-31. doi:10.1021/om1010758
  10. ^ DuVall, Stacy DuVall; McCreery,Richard. Control of Catechol and Hydroquinone Electron-Transfer Kinetics on Native and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s. Anal. Chem. 1999, 71: 4594–4602. doi:10.1021/ac99039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