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澳大利亞陸軍第2裝甲師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澳大利亞陸軍第二裝甲師
第2裝甲師徽章

存在時期1921年–1943年
國家或地區澳大利亞
種類裝甲師
駐軍/總部吉朗
戰鬥榮譽
標識
臂章

第2裝甲師是二戰期間澳大利亞陸軍的一個裝甲部隊。該師原為1921年在維多利亞和南澳大利亞組建的第2騎兵師,並於1942年初轉變為摩托化師,並於當年晚些時候改為第2裝甲師。作為一個後備部隊,該師一直駐守在澳大利亞本土,在1943年中期解散之前沒有參加過戰鬥。

歷史[編輯]

該師成立於1921年,最初名為第2騎兵師。[1]該師司令部位於維多利亞州和南澳大利亞,師主力部隊由第3、第5和第6騎兵旅組成。 [2]第5騎兵旅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解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師部搬遷至吉朗。1941年12月,日本參戰後,該師被徵召,以在日本入侵澳大利亞時保衛通往墨爾本的道路。其組成單位——第4和第20摩托化團——分布在斯托尼福德和托基之間,並組織成兩個臨時編隊:托基部隊和科朗米特部隊。1942年初,第4步兵師接任前線防禦任務,第2騎兵師成為師部直屬部隊,集中在萊斯特菲爾德。 [3]

1942年3月,該師更名為第2摩托化師,總部設在奧克利。第6摩托化旅(前身為第6騎兵旅)於5月於阿德萊德加入該師的編制,並於6月重組為第6裝甲旅。8月,該師搬到了羅克比,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該師被重新命名為第2裝甲師。 [3]

第2裝甲師軍官在查看地圖

作為一個裝甲師,它由一個裝甲旅(下轄三個裝甲團)和一個摩托旅(下轄三個摩托團)組成,該師由一個裝甲車團提供支援。 [4]它的裝甲團配備了M3格蘭特中型坦克和M3斯圖爾特輕型坦克。[5]1942年10月,陸軍裝甲編隊進行了一次重大改組,當時第3摩托化旅被重新分配到第1裝甲師,並被派往西澳大利亞執行駐守任務。[3]1943年2月中旬,在羅克比附近,該師報告其兵員總數為466名軍官和7,315名士兵,這是該師解散前的最高兵力。 [6]

隨着入侵威脅過去,陸軍注意力的焦點轉向叢林戰。至1943年,陸軍三個裝甲師的作用逐漸減弱。此時,由於前線人力短缺,指揮部需要重新分配人員並逐步減少澳大利亞的裝甲部隊。[7]最終,第2裝甲師於1943年2月19日解散。[8]

第2裝甲師戰鬥序列[編輯]

成立之初[編輯]

作為裝甲編隊成立後,該師包括: [9] [10]

  • 師部
  • 第6裝甲車團
  • 第2裝甲信號團
  • 第6裝甲旅
    • 第12裝甲團
    • 第13裝甲團
    • 第14裝甲團
    • 第9摩托化團
    • 第3裝甲偵察中隊
  • 第3摩托化旅
    • 第4摩托化團
    • 第26摩托化團
    • 第101摩托化團
  • 師直屬工兵
  • 師炮兵
    • 第22野戰炮團,澳大利亞皇家炮兵
    • 第105反坦克炮團,澳大利亞皇家炮兵
  • 師直屬服務和行政部隊

解散時[編輯]

在解散時,第2裝甲師包括: [6] [8]

  • 師部
  • 第6裝甲車團
  • 第2裝甲信號團
  • 第6裝甲旅
    • 第12裝甲團
    • 第13裝甲團
    • 第14裝甲團
    • 第9摩托化團
    • 第3裝甲偵察中隊
  • 第2摩托化旅
    • 第15摩托化團
    • 第17摩托化團
    • 第20摩托化團
  • 師直屬工兵
  • 師炮兵
    • 第22野戰炮團,澳大利亞皇家炮兵
    • 第105反坦克炮團,澳大利亞皇家炮兵
  • 師直屬服務和行政部隊

參見[編輯]

腳註[編輯]

  1. ^ Grey 2008,第125頁.
  2. ^ Palazzo 2001,第91頁.
  3. ^ 3.0 3.1 3.2 McKenzie-Smith 2018,第2055頁.
  4. ^ Hopkins 1993,第104頁.
  5. ^ Hopkins 1971,第7–9頁.
  6. ^ 6.0 6.1 AWM52 1/5/34/2: January – March 1943, May 1943.
  7. ^ Hopkins 1993,第125頁.
  8. ^ 8.0 8.1 Hopkins 1993,第326頁.
  9. ^ Hopkins 1993,第325頁.
  10. ^ AWM52 1/5/34/1: October – December 1942.

參考[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