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運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運泰,字仲升,號際雲,河南歸德府永城縣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編輯]

敏悟力學,萬曆十年(1582年)壬午舉於鄉,己丑成進士。初授陝西鳳翔府推官,識決明允,御史常令隨行,遇疑獄即令判決,以卓異擢戶科給事中[1]。神宗中葉,儲嗣未定,人情危疑。公慨然曰:青宮為天下根本,豈可任其搖動。今日之事,孰大於此。糾垣台諸人,合疏立諫,帝震怒,禍幾不測,大臣力救,得削藉,奪嫡之謀亦寢。公家居,闢黃門書院,延文士讀書課業其中,貧乏者供膏火,助餐斧,歴二十五年如一日。訓諸子皆有文名,長子黃養正,己未登甲科,父子仕顯,而不以富貫驕人。泰昌立,進用諫立東宮諸臣,起光祿寺少卿,歷應天府府丞[2]、太僕寺正卿、戶部侍郎、巡撫督餉天津[3]。熹宗即位,晉戶部尚書、太子太傅,蔭一子為錦衣。公授職力辭,膺壽八十八終。[4]

家族[編輯]

次子黃養元,字玉又。孫黃天柱,字大千,號崑峒,候選州同

參考資料[編輯]

  1. ^ 萬曆二十三年六月,戶科給事中黃運泰言治河之策:當治下流,今日欲安 祖陵,不得不泄淮水;欲泄淮水,不得不浚黃河下流,以殺其奪淮之勢。倘黃河下流未泄,而遽開高堰周撟以泄淮水,則淮流南下,黃必乘之,無論高寶,數郡盡為池沼。運道月河,勢必沖潰,即淮水且終為黃所遏抑,而壅如故。大旨欲別尋五港口浚之,達觀口以入於海,工部覆請,詔令勘河管河各官悉心會議。
  2. ^ 天啟元年二月,升光祿寺少卿黃運泰為應天府府丞,南京禮部儀制司郎中林熙春為光祿寺少卿。
  3. ^ 天啟六年十二月,加天津督理糧餉戶部右侍郎黃運泰戶部尚書,仍令久任。
  4. ^ 《永城縣誌》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