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式半履帶裝甲運兵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一式半履帶裝甲運兵車
類型裝甲運兵車
原產地 大日本帝國
生產歷史
研發日期1941
生產商日野重工
基本規格
重量6.5米[1]
長度6.1米[2]
寬度2.1米[2]
高度2.51米[1]
操作人數2 +13士兵[3]

裝甲max 8 mm[2]
主武器3 × 7.7 mm 97式機槍[1]
速度50km/h[2]

一式半履帶裝甲運兵車 Hoha日語:一式半裝軌裝甲兵車 ホハ(いっしきはんそうきそうこうへいしゃ ホハ)是二戰期間日本帝國陸軍使用的裝甲運兵車。 「半裝軌」表示車輛為半履帶車輛

概述[編輯]

日本陸軍在戰前就一直在研究裝甲履帶車。 1933年昭和8年)試製了使用九十二重裝甲車底盤的試製履帶式自動貨車 TC試製履帶式自動貨車TE1934 )和試製裝甲運兵車 TG1935

第一個原型是試製九八式裝軌自動貨車( 1938 年)。雖然名字叫「試製」,被當作樣機對待,但性能還是不錯的,量產後就交給了單位。

為了應對這一成功,這款車是新開發的。但是部門內部對於它到底是「履帶式(全履帶)」還是「半履帶式(half track)」存在爭議,而與此車同時開發的還有Type 1裝甲車Hoki形式化。

這輛車於1941 年正式定型( 皇紀 2601)。 「一式」取天皇紀年的最後兩位數字。它的最高時速為 50 公里/小時,最多可運載 12 名士兵或 2 噸貨物。

然而,與這一時期開發的其他軍用車輛一樣,大規模生產直到1944年(昭和19年)才真正開始,因為軍隊將其稀缺的資源、人員和預算集中在飛機和船舶上。所生產的車輛被送往軍方指定為 "決定性戰場 "的菲律賓或中國大陸,但這些車輛數量不足,在許多情況下,整個運輸船在途中被擊沉。

畢竟相對於德軍使用的Sd Kfz 250半履帶車Sd Kfz 251半履帶車 ,以及美軍大量使用的M3半履帶車 ,日軍士兵在戰爭中基本都是被迫步行。在運輸車輛本身較少的同時,獲得汽車牌照的人也較少。

據信至少生產了 800 輛半履帶式裝甲車,包括這輛[4] 。 1944年至1945年共生產了501輛汽車(Hoha和Hoki的生產比例不詳) [5]

戰後,這些留在本土決戰的汽車大部分被拆解,但也有一部分倖存下來,在戰後重建中發揮了作用。舉個例子,在東京,這輛車的改裝版被用作垃圾車

此外,製造該車的日野重工為了戰後轉為民用需求,使用該車的發動機底盤製造大型拖車和客車

腳註[編輯]

  1. ^ 1.0 1.1 1.2 [http://www3.plala.or.jp/takihome/ho-ha.htm
  2. ^ 2.0 2.1 2.2 2.3 Tomczyk 2003,第64頁.
  3. ^ Tomczyk 2003,第63頁.
  4. ^ 『機甲入門』 541頁
  5. ^ 『主要兵器別生産狀況 昭和20年8月31日 陸軍兵器行政本部』 4頁

參考資料/其他[編輯]

  • 佐山次郎《鎧甲入門》Koujinsha,2002年。
  • 亞洲歷史記錄中心「主要武器的生產情況 1945 年 8 月 31 日陸軍武器管理總部」參考代碼 C140110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