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利津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揚州城遺址
唐宋城東門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江蘇省揚州市
分類古遺址
時代隋-宋
編號4-52
認定時間1996年11月20日

利津門又名東關,即揚州唐宋城東門遺址,位於熱門旅遊休閒街區東關街的東端,東臨古運河。

唐代安史之亂後,中原難民大批南下,揚州城市規模迅速膨脹,建中四年(783年)建子城與羅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按照行在規格修築揚州宋大城,此為四座城門之一的東門(康海門)。

元代揚州城垣被毀,元末至正十七年(1357年)修建了大大收縮了的揚州舊城。明代後期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修建的揚州新城,東側設有利津門,又名東關。明清時期城門內的東關街,仍為繁華的商業街。

2000年以後,在此處進行的三次考古發掘,陸續發現唐宋時期歷代疊壓的東門遺址。2006年建成東門遺址廣場[1],2009年按照宋代《營造法式》,復建城牆和重檐歇山頂門樓。

參考[編輯]

  1. ^ 考古遗址公园 > 东门遗址广场. [2023-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