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柱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柱尊(?—1940年),又名張師石張希達,別號君一江蘇江陰人,中華民國教育家、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畢業於上海吳淞水產學校(又名江蘇省立水產學校;現為上海海洋大學),為第一屆漁撈科畢業生,經陳嘉庚贊助,1917年赴日本留學[1]。回國後曾擔任江蘇省立水產學校漁撈科主任。1921年4月,張柱尊在陳嘉庚創辦的集美學校擔任水產科教員,曾先後擔任該校「集美一號」、「集美二號」漁輪船長[2]。1927年10月,浙江省政府馬敘倫說服張柱尊應聘。直至1928年8月,張柱尊離開集美到浙江就職[3]。但由於教學不嚴謹,蔣介石出巡順便考察後,大為不滿,擬將張柱尊撤調。1930年11月29日,國民政府文官處調查並稱其勾結日本熊田頭四郎密約,日本漁輪侵佔中國漁場,將其免職[4]。1938年,他與汪曼雲、陳群接洽,出任汪精衛政權的水產管理局局長[5]。1938年5月,汪精衛政權實業部在上海籌建「實業部水產產銷管理局」,張柱尊兼代局長。6月1日正式成立,辦公處設在上海慈淑大樓[6]。此外他還擔任杜月笙的法租界華人納稅會秘書,但因私下將杜月笙情報送給日本間諜,此事被李士群知道後向杜月笙轉告。1940年,杜月笙託付戴笠,由軍統武奎元執行暗殺[7]

參考[編輯]

  1. ^ 林斯豐主編. 集美学校百年校史 1913-2013.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2013.09: 23. ISBN 978-7-5615-4761-8. 
  2.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廈門市集美區委員會文史委員會. 集美文史资料 第3辑.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廈門市集美區委員會文史委員會. 1992.10: 67. 
  3.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江陰市委員會,學習文史委員會. 江阴文史资料 第21辑. 政協江蘇省江陰市委員會學習文史委員會. 2001.10: 70–71. 
  4. ^ 財政經濟:農業. 财政经济:农业. : 647–649. 
  5. ^ 樊紹烈著. 76号特务实录. 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2013.06: 56. ISBN 978-7-5317-3084-2. 
  6. ^ 顧惠庭主編;薛堯舜,鄭良副主編;《上海漁業志》編纂委員會編. 上海渔业志.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98.11: 504. ISBN 7-80618-591-7. 
  7. ^ 吳童編著. 谍海风云 日本对华谍报活动与中日间谍战.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5.08: 347–348. ISBN 7-80199-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