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毅 (電腦科學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宏毅
英文名Hung-yi Lee
性別
國籍 中華民國
教育程度博士
母校國立台灣大學
職業大學教師
機構國立台灣大學
研究領域語意理解、語音辨識機器學習深度學習
頭銜教授
網站官方網站

李宏毅(1985年或1986年[a]-),台灣計算機科學家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語意理解、語音辨識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2]

生平[編輯]

早年生活[編輯]

李宏毅在大學二年級時,因對電機系許多課程感到困惑,曾一度非常沮喪迷惘,甚至萌生了退學的念頭。他當時選了一門「數位通訊處理」課程,發現自己難以聽懂,但他並未放棄,不棄選不退修,最終豁然開朗,「原來用手機撥電話給別人時,中間發生的事就是這些信號處理。」找到學習的興趣後,李宏毅開始跟隨中央研究院李琳山院士做專題[1],隨後於2010年從國立台灣大學取得碩士學位,2012年取得博士學位。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間,李宏毅於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2013年9月以客座科學家身份前往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暨人工智能實驗室[2]。2014年返台,擔任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師至今[3]

開設課程[編輯]

2015年,李宏毅開始在台灣大學講授機器學習課程,選課人數通常爆滿,有400多人來修。於是,李宏毅將學生分在兩間教室,一間現場看老師上課,另一間同步看直播。由於直播上課的諸多限制,李宏毅養成了錄製課程影片的習慣。一開始李宏毅將影片上傳至個人主頁,後來由於螢幕側錄軟件的序號過期,無法導出MP4,但有導出至YouTube的選項,於是李宏毅開始將課程影片上傳至YouTube[4]。此舉不僅幫助了台灣大學的學生,還意外嘉惠台灣大學以外的學生。在其影片下方,還有中國大陸的學生留言感謝,表示已經聽完全部課程,並留下筆記連結[1]。截至2021年9月30日,李宏毅的YouTube頻道有8.99萬位訂閱者,最熱門的影片有61萬次觀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李宏毅擅長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以學生喜愛的精靈寶可夢涼宮春日等動漫來講解複雜的機器學習技術,因此被親切地稱為「精靈寶可夢大師」[5]。中華民國電腦學會稱李宏毅為「第一個公開有系統地完整深入講解深度學習技術的學者,使得華文的深度學習教學與英文世界並駕齊驅。[3]

獲獎[編輯]

學位論文[編輯]

  • 《以使用者相關回饋改進語音資訊檢索之新架構》(碩士論文,導師:李琳山[12]
  • 《語音數位內容檢索 ─ 相關回饋、圖論及語意》(博士論文,導師:李琳山[13]

註釋[編輯]

  1. ^ 2020年的一篇報導指出李宏毅當時34歲,因此出生年份為1985年或1986年。[1]

參考[編輯]

  1. ^ 1.0 1.1 1.2 親子天下 賓靜蓀. 「AI界網紅」台大電機系李宏毅:踏入AI研究,其實是因為曾經迷惘. 翻轉教育. [2021-09-17]. 
  2. ^ 2.0 2.1 李宏毅个人网页. 國立台灣大學. [2021-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0). 
  3. ^ 3.0 3.1 3.2 中華民國電腦學會. 恭喜106年度電腦學會得獎主. 中華民國電腦學會. [2021-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1). 
  4. ^ 400 人教室的反覆試驗:專訪李宏毅老師 教務處數位學習中心 - NTU COOL 數位教學平臺系列訪談報導 III. 國立台灣大學. [2021-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30). 
  5. ^ 芥沫丸子. 初学者首选 | 李宏毅老师机器学习视频教程免费分享. 圖靈聯邦. [2021-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30). 
  6. ^ 財團法人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 第59屆十大傑出青年名單公告. 財團法人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 [2021-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2). 
  7. ^ 陳彩嫻; 劉冰一. 2020年亚马逊机器学习研究奖公布,韩家炜、俞勇、李宏毅等15位华人学者入选. 網易. [2021-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1). 
  8. ^ 陳大鑫. 陳丹琦、楊笛一、李宏毅榮獲Salesforce AI研究基金,每人5萬美元. 伊人小築. [2021-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1). 
  9. ^ 中國計算機學會. ADL116《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开始报名. 中國計算機學會. [2021-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30). 
  10. ^ 陳 瑞霖. 吳大猷獎頒獎,科技部長緬勵年輕學者繼續永於突破. 科技新報. [2021-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11. ^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 歷屆三獎得獎人名錄 (PDF).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 [2021-09-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9-20). 
  12. ^ 李宏毅; 李琳山. 以使用者相关回馈改进语音资讯检索之新架构. 台灣大學. 2010. doi:10.6342/NTU.2010.03153. 
  13. ^ 李宏毅; 李琳山. 语音数位内容检索 ─ 相关回馈、图论及语意. 台灣大學. 2012. doi:10.6342/NTU.2012.01327.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