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趙古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古泥(1874年—1933年),名石農古泥,又號慧僧泥道人,以號行,江蘇常熟人,後移居上海清末民初篆刻家書法家。藝術風格受吳昌碩影響頗大。[1]

生平[編輯]

少時父親經營藥店,生活貧困。因母親早逝,趙古泥十分悲痛,有出家的念頭,但被家人阻止。

趙氏20歲左右靠製硯和篆刻為生,期間經常出入朋友沈瑾的家,閱覽其收藏的書畫。這為趙之後精通金石文書畫奠定基礎。後通過沈氏結識了吳昌碩,在吳昌碩的指導下,趙古泥在篆刻當面發揮出卓越的才智。趙古泥潛心研究封泥,終於得到其精髓,將其吸收進書法和篆刻中。

趙古泥精研篆刻四十年,又創作了許多作品。趙古泥篆刻一派被稱為「廬山派」,門下有諸多弟子,著名篆刻家鄧散木是他的學生。

趙古泥亦精於書法、詩文,以顏真卿為范。

印譜[編輯]

  • 《拝缶廬印存》
  • 《趙古泥印存》沈氏米斎編集
  • 《泥道人印存》龐氏蘭石軒編集
  • 《趙古泥印存》陳老秋編集

詩集[編輯]

  • 《泥道人詩草》2卷

參考資料[編輯]

  1. ^ 周家珍編著. 20世纪中华人物名字号辞典.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03628320.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