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魯克計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魯克計劃(英語:Baruch Plan),是美國在1946年6月第一次會議期間提交給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UNAEC)的一項提案。該案基於艾奇遜-利連索爾報告英語Acheson–Lilienthal Report,由伯納德·巴魯克撰寫。美國、英國和加拿大呼籲成立一個國際機構來規範核能。杜魯門總統要求副國務卿艾奇遜利連索爾英語David E. Lilienthal制定相關計劃。出於擔憂巴魯克計劃會保持美國的核壟斷地位蘇聯拒絕了巴魯克計劃。計劃的失敗意味着冷戰核軍備競賽的開始。

內容[編輯]

計劃中,美國同意,在所有其他國家承諾不生產原子武器且同意建立包含監測、看管和制裁等的檢查制度的條件下,銷毀手上的核子武器並轉讓核技術。該計劃還提議,由一個國際原子能發展的權威機構壟斷的開採、精煉、擁有,以及建造和運營核電站;在此機構下,推動核技術的國際化。該機構將隸屬於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1] 簡而言之,該計劃建議:[2]

  1. 在和平的目的上,擴大各國交流核技術的基本科學資訊
  2. 在確保僅限於和平目的,推動核能的利用
  3. 消滅核武器軍備,及其他大規模殺傷武器;並
  4. 通過視察等方式建立有效的監管措施,以保護遵守計劃的國家免受侵犯和規避計劃造成的風險。

在向聯合國介紹該計劃時,巴魯克說:

我們在這裏就生與死作出抉擇。這是我們的職責。在新的原子時代,黑暗的不祥之兆背後存在着希望:如果人們抱着信念抓住這希望,那麼它就能拯救我們;假如我們失敗了,那麼我們就會使每個人淪為恐怖的奴隸。我們切莫欺騙自己了:我們必須在世界和平與世界毀滅之間作出抉擇。[3]

迴響[編輯]

基於聯合國由美國及其盟國主導,蘇聯不能相信聯合國能以公平的方式運用核子武器,因此蘇聯拒絕了巴魯克計劃,並提出了一個對立提案。蘇聯的對立提案堅持美國要先銷毀自己的核武器,然後才考慮任何關於控制和檢查制度的提案。[4][5][1]

在1949年蘇聯成為核大國之後,特別是1953年史達林去世之後,蘇聯對軍備限制產生興趣。然而但蘇聯如何接受國際檢查一直是個棘手的問題,導致許多核軍備限制的嘗試停滯不前。最關鍵的是,巴魯克計劃建議,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都不能否決懲罰違反計劃者的決定。由於檢查和看管方面的困難,以及斯大林發展核武的野心,巴魯克計劃和蘇聯對立提案間的談判在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停擺到1948年。在談判過程中,蘇聯快速推進自己的原子彈計劃,而美國也繼續開發和生產自己軍備。隨着計劃的失敗,在兩國核軍備競賽中,美蘇都開始加速武器開發、創新、生產和測試。[1]

1940年代至1950年代初,羅素呼籲限制核武器以避免全面核戰爭。在巴魯克計劃提出之際,羅素還感到充滿希望。1948年末,羅素還建議「補救辦法可能是美國威脅蘇聯若不接受核裁軍便開戰。」後來,他認為巴魯克計劃不太好,因為「國會堅持要插入一些俄國人不會接受的條款」。[6] 羅素在1961年的作品《人類還有未來嗎?》描述巴魯克計劃雖有很有優點,但因史達林俄國的自負而告吹。[7]

萊夫勒英語Melvyn. P. Leffler等學者質疑巴魯克計劃是否是實現全球核控制合作的最好的方案。[1][7][8][9] 在重新審視核軍備限制與核能國際化的過程中,巴魯克計劃仍被認為是歷史上的關鍵時刻。[10][5] 哲學家尼克英語Nick Bostrom2014年的著作《超智慧:出現途徑、可能危機,與我們的因應對策》中,引用了巴魯克計劃作為論證的一部分,即未來利用具備策略優勢的超級智能建立良性的全球統一。[11] :89

歷史意義[編輯]

戴維·S·佩因特、梅爾文·萊夫勒和詹姆斯·卡羅爾等學者質疑巴魯克計劃是否是實現核控制全球合作的合法努力[12][13]。巴魯克計劃經常被認為是推動核電國際化或重新審視核軍備控制的歷史上的關鍵時刻。 在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 (Nick Bostrom) 2014 年的著作《超級智能:路徑、危險、策略》中[14],他引用了巴魯克計劃作為論點的一部分,即擁有超級智能並獲得足夠戰略優勢的未來大國將利用它來建立良性的「單一個體」或全球形式[15]。 統一。

參見[編輯]

參考[編輯]

  1. ^ 1.0 1.1 1.2 1.3 Larry G. Gerber. The Baruch Pla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Diplomatic History. 1982, 6 (4): 69–96 [2021-09-09]. ISSN 1467-7709. doi:10.1111/j.1467-7709.1982.tb00792.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9) (英語). 
  2. ^ Rumble, Greville. The Politics of Nuclear Defence –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1st.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5: 285 (8–9, 219). ISBN 0-7456-0195-2. 
  3. ^ The Baruch Plan for Control of Atomic Energy. web-archive-2017.ait.org.tw. [2021-09-09]. 
  4. ^ Milestones: 1945–1952 - Office of the Historian. history.state.gov. [2020-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8). 
  5. ^ 5.0 5.1 Kearn, David W. The Baruch Plan and the Quest for Atomic Disarmament. Diplomacy & Statecraft. 2010-03-12, 21 (1): 41–67. ISSN 0959-2296. doi:10.1080/09592290903577742. 
  6. ^ Russell, Bertrand. The Autobiography of Bertrand Russell: 1944-1967, Volume III.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69: 17,18,181. ISBN 978-0-04-921010-3. 
  7. ^ 7.0 7.1 Painter, David S. From Truman to Roosevelt Roundtable (PDF). H-Diplo. September 2007 [2021-09-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9-09). 
  8. ^ Carroll, James. House of War: The Pentagon and the Disastrous Rise of American Power.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07-06-04: 120–121 [2021-09-09]. ISBN 97805475264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9) (英語). 
  9. ^ Nilsson, L. J. Verfasser. Safeguarding and internationalizing nuclear power.. 1991. OCLC 1068978033. 
  10. ^ Mackby, Jenifer. Still seeking, still fighting. The Nonproliferation Review. 2016-07-03, 23 (3–4): 261–286. ISSN 1073-6700. doi:10.1080/10736700.2016.1290026. 
  11. ^ Bostrom, Nick, 1973- author., Superintelligence : paths, dangers, strategies, ISBN 978-1-5012-2774-5, OCLC 1061147095 
  12. ^ Painter, David S. From Truman to Roosevelt Roundtable (PDF). H-Diplo. September 2007 [2021-09-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9-09). 
  13. ^ Carroll, James. House of War: The Pentagon and the Disastrous Rise of American Power.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07-06-04: 120–121. ISBN 9780547526454 (英語). 
  14. ^ Nilsson, L. J. Verfasser. Safeguarding and internationalizing nuclear power.. 1991. OCLC 1068978033. 
  15. ^ Mackby, Jenifer. Still seeking, still fighting. The Nonproliferation Review. 2016-07-03, 23 (3–4): 261–286. ISSN 1073-6700. S2CID 151383304. doi:10.1080/10736700.2016.129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