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青島第四中學

座標36°04′41″N 120°19′20″E / 36.07806°N 120.32222°E / 36.07806; 120.3222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青島四中校舍,2022年4月

山東省青島第四中學是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德平路5號的一所初級中學,前身為1947年創立的萊陽流亡中學,1949年停辦重建為青島四中,2021年與青島二十八中合併為青島大學市北附屬中學。

校史[編輯]

解放戰爭期間,山東省內一些原國統區學校在該地解放前後遷往青島成為流亡中學。萊陽平度日照高密諸城五縣流亡中學經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協調合併為魯東聯立臨時中學。魯東聯立臨時中學第一分校(或稱萊陽中學、萊陽流亡中學)設立於1947年(也有說法稱1946年已有該校[1][2]),位於館陶路8號院內二層倉庫樓(原屬捷成洋行,後為青島學院校址),有教職員66人,學生1417人[1]。當時各流亡中學經費缺乏,教師工資拖欠,學生生活費用無來源,曾數次集會要求南京國民政府給予救濟。後來山東省政府決定陸續停辦各縣辦流亡中學,由省政府辦學收容流亡學生,其餘學生參加干訓班,並發動學生加入青年軍[2]。1949年,萊陽中學有高中班2個,學生87人,教員10人,初中班4個,學生159人,教員4人,學校職員11人,總計學生246人,教職員25人[3]

1949年6月青島解放後,萊陽中學由青島市人民政府接管,同年9月改設青島第四中學。1951年,在德平路增設青島四中分校。1952年9月,館陶路青島四中本部與私立明德中學合併為青島第十中學,德平路青島四中分校為青島四中[4]。1990年代末,四中高中部撤銷。2002年底,該校有學生1296人,教職工115人。該校擁有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雙語教育研究實驗基地、山東省綠色學校等稱號,是青島大學教學研究實驗基地[5]。2019年9月21日,青島四中慶祝七十周年校慶[6]。2021年4月11日,青島四中與青島二十八中合併為青島大學市北附屬中學[7],原青島四中校址改為德平路校區。

校舍[編輯]

日本海軍集會所舊明信片

德平路5號青島四中校舍,最初為建於1932年的日本海軍集會所(又稱日本海軍下士官兵集會所[8],一說「日本在鄉軍人俱樂部」[9])。1946年7月,國立山東大學從駐青美軍接收此處房產[10],將德平路日本海軍集會所舊址與武定路青島第一日本尋常高等小學校舊址南半部分合稱山東大學第三院(德平路5號稱為「前期大樓」)[11],作為山東大學醫學院與先修班校址[2][12]。1949年青島解放後,山東大學醫學院、先修班遷出此處[13]。1951年此處始由青島四中使用,作為辦公樓[14]。該樓1990年代末拆除。

除日本海軍集會所舊址外,該校曾於1960年代、1990年代陸續新建教學樓。2000年代,該校校舍佔地面積約1.3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765平方米[5]。2016年,該校有「潤德樓」、「博慧樓」、「科技樓」及當年投入使用的「求知樓」四座教學樓[15]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第四篇 普通中等教育,第一章 学校. 《青岛市志·教育志》. 北京: 新華出版社. 1994 [2023-06-24]. ISBN 7-5011-2608-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1). 
  2. ^ 2.0 2.1 2.2 魯海 魯勇. 《青岛老校故事》.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52-1803-6. 
  3. ^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第四篇 普通中等教育,附:表53 青岛市公立、私立中学人数统计表. 《青岛市志·教育志》. 北京: 新華出版社. 1994. ISBN 7-5011-2608-9. 
  4. ^ 韓璐. 百年老校:历经风雨的“老十中”(下篇). 青島日報. 2016-06-19 [202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5. ^ 5.0 5.1 青島市市北區史志辦 (編). 第十四篇 教育,第四章 驻区学校. 《青岛市市北区志》.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17 [2024-04-08]. ISBN 978-7-5034-9846-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8). 
  6. ^ 李浩然. 青岛四中七十周年校庆 上百名校友“回家”相聚. 青報教育在線. 2019-09-21 [202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7. ^ 青岛四中与二十八中合并!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揭牌,今年招生. 新浪. 2021-04-11 [202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8. ^ 交通部青島電話局營業股 (編), 《交通部青岛电话局号簿 廿五年份》, 1936 
  9. ^ 魯海. 《青岛老街故事》.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552-1805-0. 
  10. ^ 劉增人、王煥良等 (編). 《青岛高等教育史(现代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8. ISBN 978-7-01-007206-7. 
  11. ^ 交通部青島電信局 (編), 《青岛市电话号簿》, 1948 
  12. ^ 山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編). 第三篇 高等教育,第一章 学校设置,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山东高等院校设置,省立山东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国立青岛大学). 《山东省志·教育志》. 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3 [2023-06-24]. ISBN 7-209-0320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1). 
  13. ^ 青島醫學院史志辦公室 (編). 《青岛医学院院志(1946~1995)》. 1996. 
  14. ^ 梁斌. 渐行渐远的青岛四中印象. 網易. 2022-06-07. 
  15. ^ 市北教育. 【身边的好初中】青岛第四中学 多元评价 多渠道育人. 搜狐. 2016-04-13 [202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